第A12版:晚晴

乡村记事

◎朱云

静下来时,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拉到儿时:低矮的茅草房、古老破旧的木格窗、袅袅炊烟、鸡鸣犬吠、牛羊欢实。田野里打闹嬉戏乐而忘归的孩童,田埂上扯开喉咙唤儿回家的母亲,哪怕千般不舍,顽童们也只能一步三回头,罢战息兵。

都说缺吃少穿的年代一定是悲苦凄凉的,更别奢谈什么精神生活了。而我记忆里的人和事却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首先,印象最深的是逢年过节大队部敲锣打鼓热闹非凡的场景。小孩子手舞足蹈,大人们欢天喜地。自娱自乐编排的文艺节目名目繁多,有歌舞、独唱、快板儿、说书等。相邻大队的农民也被吸引过来凑热闹,场地上人满为患,树上、房顶上爬满了胆大的人。

也难怪全公社出名啊。在那个还填不饱肚子的时代居然一个大队敢排演京剧《红灯记》,并请来专业人士指导排练。还非常有创意地选中我的母亲女扮男装担任李玉和一角。要知道那是一个偏僻、落后的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啊。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一生产队独自完成了《白毛女》的全场舞剧,所有演员就地取材,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乐得观众前仰后合、拍手叫好。这两部戏还受邀前往多地演出,名声大噪,给人们单调贫困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与希望。

我们学校还专门排练了文艺节目去工地慰问那些开工挖河的民工们。其中一个舞蹈《我是公社小社员》被选去公社礼堂参加比赛,那场景历历在目。

我们八个女生第一次站在高高的舞台上,一下子都蒙了。我看到台下那么多观众,紧张得像木头人儿,一下子耳失聪、目失明,动作与音乐不同步,大家慌作一团,指导老师在台下心急如焚,也不知最后我们是如何下台的。记得那天最后的压轴戏是中心小学合唱的京剧《沙家浜》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那场面、那气势、那唱功才真正是泰山顶上一青松。回校的路上我们心情沉重、默默无语……

回忆是温馨的,甜蜜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

那个年代,人们更多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居住模式,一个院子几乎都是同一姓氏,人们同劳动同生活,互帮互助,谁家今天开荤改善伙食了,一定是一个院子家家户户都尝遍,哪怕一家半碗馄饨一碗河蚌汤,吃独食都觉得不好意思。拆迁后,从前那种慢生活一去不复返,只能在纸上把过去走遍,把回不去的地方重温。

故乡,以及儿时的成长记忆,深深怀念您!

2023-11-2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5322.html 1 3 乡村记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