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小,以后还会长的。”很多人会这样宽慰孩子长不高的家长,认为有些孩子“发育晚”,18岁以后还会继续长高,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一直“长不高”应该怀疑孩子是不是患上了“矮小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需要治疗的矮小症患儿有700万,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不到3万名。矮小症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儿科门诊上,每年有200名左右的矮小症患儿前来寻求帮助。
明明(化名)4岁7个月时,家长发现他的身高比同龄孩子矮许多。“我168cm,他爸爸183cm,身高都不低,孩子不应该矮呀?”母亲认为,自家遗传基因不差,孩子身高不应低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于是,她将孩子带到南通四院儿科门诊进行检查,儿科主任医师朱俊发现,明明的身高低于正常指标3个标准差,确诊为矮小症。朱俊介绍,“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
朱俊解释,造成矮小症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基因、饮食、营养、环境、运动睡眠和性发育时间等。经检查,明明的致病元凶浮出水面——生长激素缺乏。
在南通四院儿科医生的持续干预治疗下,明明的身高如今仅低于正常指标1.19个标准差,已经高于矮小症的指标。朱俊提醒,矮小症患儿应定期来院随诊,监测身高、体重、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每半年或一年拍摄一次骨龄片。
朱俊表示,很多家长都没有养成定期测量孩子身高的习惯,还有的家长测量方式错误,导致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身高是否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趋势。为此他提出,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动态变化来判断孩子的生长趋势,例如原先合身的衣服是否好几年没有换新却仍然能够穿下。
现在许多家长过于重视学习,晚上孩子挑灯学习,影响睡眠,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身高发育迟缓。朱俊建议,小学生最好9点前入睡,每天睡满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满8个小时。
朱俊提醒:矮小症发病率虽然高,但并不可怕,一定要抓住3岁至12岁这段最佳干预期。若孩子年龄过大,骨骺线已经闭合,再长高就很困难了。而孩子年龄越小,骨骺软骨层的增生和分化更活跃,生长的潜力越大,生长的效果会更好。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