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声色

童年的白日梦想家

◎潇湘君子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以散文化的形式讲述了三年级插班生朱同的一天,被网友总结为:所有的影像与氛围,笑点与幻想气质,都与“郑渊洁小说”殊途同归。

这一天,朱同似乎在被各种倒霉事儿追着跑,自作主张帮老师修话筒,结果拆坏了话筒;帮校长褪色的照片上妆,结果把校长涂成“红唇小丑”;帮清洁工焚烧落叶,结果差点把教学楼的窗户烧着……

扮演朱同的小演员岳昊,诚实地演出了孩子成长时,仿佛蝉蜕还留在身上,新翅膀还没有长硬,那股脆弱、尴尬,以及不知往哪个方向努力的茫然。

当然,面对命运的各种挑衅,孩子有他独特的“杀回马枪”的手法,那就是召唤他想象中的超能力,来帮自己应对糟糕现实。

他可以召唤出鸬鹚怪人,叼走书包里没敢让家长签字的数学考卷。他可以召唤出外星人,跟数学老师大战五个回合。怎么对付不想写的数学卷子?朱同立刻把它塞给了厕所里的“便便怪”。这种想象中的怪物,并不像《哈利·波特》里的桃金娘一样喜欢唱歌和哭泣,而是酷爱咀嚼试卷当点心。

插班生的漫长一天,在真实与幻梦之间反复横跳,让我想起《白日梦想家》中的杂志社相片管理员沃尔特,他逆来顺受谨小慎微,而在屡次出现的白日梦里,他却是一个呼风唤雨的冒险英雄。可能,朱同就是沃尔特的儿童版吧,你不得不承认,依靠白日梦把自己从现实困境中“摘” 出去,是所有边缘小人物保持钝感,不被各种打击搞崩溃的有效办法。

摄制组将鸬鹚怪人及外星人做成等比例的精细玩偶,而不是单靠光滑的CG特效,这种努力,让朱同的无尽幻想不像是发生在电脑游戏里,而像是发生在真实的校园里。靠着对细节与氛围的严格把控,导演把现实与幻想的边界给拆除了,他把儿童成长的艰难与困顿展示给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老师蹲下来问问朱同,“你为何难过,可以告诉老师吗”?

在影片的后三分之一,在贺娜教会朱同在手心里缓慢地写一个“好”,让他在这些发着金光的“好”字的指引下,逐渐与规则和解时,“怪兽”们逐渐隐形了。这个安排其实是在暗示,朱同的“幻想”能力正在慢慢消失。童真、直觉、个性,这些在三年级丧失的“超能力”,当然会帮助朱同在学校的价值体系里获得正反馈,也让他逐渐“合群”,但这个过程,是不是来得过早了?

看过这部电影,父母大概率会读懂你家那个“总是神叨叨”的小孩,知道他埋藏在欢闹背后的隐秘心思:孩子有时分不清梦幻与现实的边界,而童年之所以多彩与珍贵,与这点幻想是密不可分的。

2024-06-26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6865.html 1 3 童年的白日梦想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