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我们兄妹与供销社的情缘

◎纪衡

1963年,我们兄妹俩来到当时的海门县德胜公社五大队插队落户。刚到那儿没几天,大队支部书记曹亚芳便领我们到德胜供销社选购了男女劳动力所必备的农具。从此,我们在农村的消费基本都在供销社,供销社的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公道,服务态度也好。

生产队的棉花、薄荷油、黄麻、粗加工后的白麻以及为数不多的各种药材,都是送到供销社,由他们按质论价如数收购。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那位验油员老袁同志,他身材高大,见人便笑,和蔼可亲。每当生产队的人们到他那儿出售薄荷油,他就取样倒入瓶中,当众先看油色,再放到鼻下闻其味,然后上下颠倒几次看油流动速度和气泡多少以及运行状况,随即报出此薄荷油的成色和价格。全公社各个生产队来售油的人没一个不佩服他的,从没听说过老袁同志和售油人发生过异议和争执。

1964年年终分配,我分得两百多元现金,到供销社选购了一辆凤凰9l型载重自行车。这也是我们生产队第一辆自行车。此后,我在海门的14年,就没乘坐过汽车,先是兄妹俩共用这辆自行车,它为我们在海门搞业余教育和文艺宣传发挥了很大作用,也为我们回父母身边探亲节省了不少路费,还为队里送过几次病重病急的人到公社医院、海门县人民医院就医等。

我们兄妹各自成婚后,我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回如皋探望双方长辈,也靠这辆自行车,大孩坐在前杠小车座上,爱人抱小的坐在后底架上,后轮两边挂着包包,天刚亮出发,天黑后才能到达家中。探完亲再回海门,还是这样。

这辆坐骑为我忠实服务了近半个世纪,链条和内外轮胎更换过多次,后因忘记上锁,不知被哪位急用车的朋友借而不还了。

1965年年终分配后,我找到在供销社工作的汪太和大哥,在供销社购买了熊猫牌缝纫机,兄妹俩学习缝纫基本技能,先缝缝抹布、鞋垫,再学缝补,慢慢学裁剪,缝制裤衩裙子等等。妹妹结婚时,这台缝纫机做了她的陪嫁。

1975年国家从知青中招收职工,妹妹被分配到海门县三星供销棉布柜工作,她认真学习书本知识,虚心向老师求教,刻苦钻研和训练业务技能,没多时就成了合格熟练的棉布售货员了,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先后多次在技能比武活动中名列前茅,获得奖励。

1980年,妹妹因需要照顾家庭,经申请获准调至德胜供销社棉布柜。她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工作,热情为顾客服务,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先后获得德胜供销社先进个人和海门县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供销社决定,将两间空置仓库整修成两个房间,旁边一小间作为厨房给妹妹一家居住。

1989年经上级批准,妹妹提前四年办理退休手续,两个女儿分别以“顶替”和“内招”一起到德胜供销社当上了营业员。她虽已退休,但还时时关注供销社的各种动态和发展,苦口婆心地告诉女儿们,你们的工作来之不易,千万要珍惜,像自己初入职时那样,首先要学会做人,热爱这份工作,更要刻苦学习、努力钻研,虚心拜师学艺,苦练业务技能。两个外甥女还算争气,在各自岗位上得到顾客们和老师傅们的认可,受到领导的表扬。直到两人婚后迁出德胜供销社,迁进各自丈夫户口所在地,重新就业。

2007年,妹妹患上乳腺癌,先后在海门、南通就医,德胜供销社领导曾多次上门和到医院看望慰问。2014年,妹妹安详地永远地睡着了。妹夫现仍居住在德胜供销社分配给他家的那个住房内。

德胜供销合作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2024-07-18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9029.html 1 3 我们兄妹与供销社的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