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夜明珠

清明上河园览胜

◎钱泽麟

宋朝人平时怎么生活的?让我们到八朝古都开封清明上河园去,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历史图像的信息量,有时候比文献记录还要真实丰富,包罗万象的宋画便是如此。它既包含画家有意识描绘的图像信息,也包括画家无意识透露出来的社会生活痕迹。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绘画风格所隐含的时代精神。

历史成就开封,文化造就名园。进得园来,顾不得观看实景城门楼、汴河、东京码头、来往舟船、上河游客,直奔《清明上河图》浮雕壁画而去。

这是一幅长卷,描写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汴河两岸“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画卷右边开端处是宋徽宗的瘦金体“清明上河图”,随后,宁静的田野和村落,赶集的乡人和驮运的骡马在田间小路上渐次向城里集中。商贾行旅增多,不绝于道。那些开始萌发枝芽的树木调节了画面的色彩,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城郊街道路旁的店铺、客舍、货栈更加整齐。

水波激荡的汴河开始出现在画卷上,并逐渐成为画卷中段的主脉,一切活动都沿着汴河展开。十余艘客货船有的刚驶抵停靠,有的已泊岸卸货。我们看到泊岸船只上悠闲的舟中生活,看到逆水行船的艄公和岸上俯身前行的纤夫行列,感受到在宋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漕运的艰辛。在汴河的狭窄处,一座式样新颖、结构精巧的虹桥腾空而起,桥以巨木架构,没有一根桥柱,犹如飞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艘准备驶过虹桥的木船,船桅正在放倒,船工握篙盘索。桥上呼叫接应,岸上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桥头围观这紧张的一幕。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自无暇一顾,他们各有谋生的重担在身。

过桥往前,河上船只逐渐远去。进入城门,来到画卷最热闹的地段。这里车马行人摩肩接踵,酒楼店铺百肆杂陈,正是“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画上士农工商、僧道卜医、男女老少神态各异,官府第宅、酒楼茶肆、驼马舟车让人感受皇城内廷的庄重。从十字街头再往前去,似将临近汴京中心,路旁有一家酒楼,楼厅内有人举杯欢饮。不远处人群南来北往,东行西走,络绎不绝。画面最后有一处房屋,屋檐下挂有“赵太丞家”四字匾,有人在问医求药。但画卷到此戛然而止,给观者留下了想象余地。

整幅画卷的结构,宛如一首弱起强收的乐曲,以轻柔的乐段开始,几经起伏跌宕,然后在热烈气氛中结束。而贯穿全曲的主题,则是对汴梁生活的赞美和怀念。今天的观众,可以从中窥见豪者闲散和贫民困苦辛劳的对比,更显出画家写实艺术的伟大。这件画作给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历史资料,对研究宋代城市生活和工商、交通、风俗、服饰、建筑等很有价值。

作者张择端是活动于南北宋之交的画家,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字正道。青年时代生活在汴梁,徽宗朝进入翰林图画院。善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这幅《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性是极为高超的,作者采用手卷的横式构图,将极为繁复的场景,处理得有条不紊。从外城僻静处画起,逐渐繁华热闹,至虹桥形成全画的高潮,充分利用这横向展示的视野,来描画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获得了巨大成功。作者还特别注重细节的描绘,例如大船驶经虹桥时,船上、桥上、岸上人群间的相互呼应;一段城墙本来会使画面隔断,但一队出城的骆驼,为首的已出了城门,而队尾仍在城内,由它们又串联了起来。真是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还有,汴河中的舟船,满载的吃水深,已卸货的吃水浅,都给人以真实的效果。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但说明作者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使画幅产生耐人寻味的勃勃生机。全图以变化多端的线描为主,略施墨色,朴实素雅,都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艺术才能和生活功底。

《清明上河图》出现之时,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掩盖内忧外患的年头。张择端当然是想为当局歌功颂德的,清明是指节气,亦喻圣上清明。但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色中,也画有惊畜、断柳、桥下险船、不设防城门、空无一人的望火楼、昏昏欲睡的兵营士卒、疑为金人间谍等,使人产生愁绪和后怕。险警绝不止这几处,虽然没有画出已发生的事故,却似乎在告诉人们:画家可不只是描绘岁月静好。他在暗示着什么?

建炎以后,在怀有故国情思的南渡臣民眼中,这幅图卷自有它的特殊意义。当时南宋首都临安(杭州)的杂卖铺中,已有摹作的复制品。而张择端的原作遂成为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珍宝,使这幅画卷历尽艰险。明、清两朝,此画均归皇室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藏故宫博物院。

画面上的汴河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意喻流动和深远。汴河在唐宋时期是重要水道,繁荣一时。北宋时的汴河成为都城开封的生命线,关系着整个城市的生死存亡。这条河不仅是饮用水、灌溉用水之源,而且南方的物产财货大都通过它运到东京。宋太宗说过:“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那时的汴河水深达丈余,碧波荡漾,风景如画,舟船如梭。《清明上河图》将此盛景长存史册。北宋灭亡后,汴河逐渐荒废,有的地方断流,甚至种上庄稼,盖起房屋。清朝开封城里还有部分汴河河段。民国时期只剩下一沟浅水,慢慢变成平地。

笔者极耐心地数了几次,发现画中有800多个人物、90多头牲畜、170多棵树木和40多条船,将一个“八方辐辏,四面云集”的大汴京盛世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浮雕壁画旁边,是一组具有故事情节的雕塑。北宋宣和年间,张择端游学京都,潜心作画。清明时节他和秀女周秀姑郊外踏青,在虹桥上看到汴河两岸三教九流,市井百态,充分展示了首都开封繁华的社会风貌,激发了创作灵感,才绘制出长卷《清明上河图》来。

千年前,张择端把汴京现实画进了《清明上河图》;千年后,开封人又把它从画卷搬回了现实。徜徉美轮美奂的园中,都城旧景尽收眼底。真使我产生了一步恍入北宋,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啊!

2024-07-19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9094.html 1 3 清明上河园览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