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夜明珠

与历史同框

◎陈根生

5月的一天,88届文科班的尤小敏同学请我吃早茶,她乘着出租车把我拉到巍峨的文昌阁下。“万丈文光联北斗,千年元气吸西江”,气势如虹的著名楹联至今仍然垫高着文昌阁的雄伟。

如皋老字号“四海楼”饭店迎接我们。我说坐里面太闷,外面遮阳伞下一杯清茶,半碗馄饨,足矣!尤小敏倒也爽快,主随客便,喊来一杯茶、一碗馄饨,我们两个分而食之。

早晨的风是大自然的手轻轻抚摸你,舒适到每个毛孔,惬意到每滴骨髓。我品呷着碧螺春的清香,欣赏着南北交通路口的街景,享受着昔日学生的浓浓情谊……

尤小敏当年在班上是个并不显山露水的腼腆女孩,想不到毕业后吃苦创业,走南闯北,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次带回几位专家回馈家乡哺乳之恩。我曾把一本散文集签名赠送给她的儿子,小家伙喜欢得不得了,总缠着妈妈讲陈爷爷书里的家乡故事。

青色的雾霭尚未完全消失,已有金色的霞光在东方天空探出头来。古城勤劳的人们向来醒得早,东西文昌路上开始车水马龙,交叉点上的“四海楼”早氤氲出一片人间烟火……

一会儿,摄影名家老范背着相机来了。原来他是尤小敏的舅舅!舅舅有备而来,要给外甥女留几张艺术照,我这个外甥女的老师当然跟着沾光,于是一会儿我坐着她站着,一会儿她搀着我过马路……不用说,舅舅比外甥女更懂摄影,更懂审美。

我忍不住倚老卖老抢嘴快。我说: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呢?我随手指着南北大路北端冒家桥纵深看下去便是“集贤里”的远景,我说就是这条后来叫冒家巷的巷子,一千年来这里走出十七个进士、一个状元,这份荣耀别说江海平原上,就是放在泱泱中华大地,恐怕也难找到第二条这样的巷子!

小敏听了连忙过去摆姿势,老范咔嚓咔嚓两下子。

我又指着西南边的丞相亭说,我们一转身,历史上就是八百年前的南宋。当时如皋县令已经投降了异族统治者,但如皋的老百姓仍心向大宋,文天祥在如皋滞留七天,写下六首诗,幸亏虾子湾渔民出手相救,宋家林又得张阿松父子大力相助,龙游河映照着文天祥的一片耿耿丹心,从这里一路向南到白蒲抵南通下大海……尤小敏曾在课堂上跟我一起学过《指南录后序》与我同频共振,我们一起来到丞相亭下,挽着城河碧波,对着已成涓涓细流的龙游河旧址唏嘘一番,当然又是咔嚓咔嚓一阵。

如皋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人众多,旧址遗迹不少,有时我们随便找个地方拍照、留影,说不定就冒出一段旧话轶闻,让我们一阵惊喜。何况这里是古城的东南城脚,古迹扎了堆:隋定慧寺,北宋王家墓园,南宋丞相亭,明集贤里,明文昌阁……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如果有个塑像我们和历史人物合个影就有意思了。

38年教师做下来,我养成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凡事喜欢抢嘴快:“没有塑像没有关系,遗址更让人展开想象。我认为有遗址做背景,有故事作烘托,就是与历史同框,这就不是一般风景照能够比拟的了。我们这几张照片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更是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弘扬,这种摄影作品就更有情怀、更有内涵了。老范,你是个行家,以为如何?”

一阵晨风过来,大自然的手又来温柔地抚摸我们的脸庞和心灵了。我们这一番虔诚的古今穿越也把她一阵又一阵地吸引过来。

老范一直微笑着,直点头。

2024-07-27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9967.html 1 3 与历史同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