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夜明珠

消夏酒事

◎周佳俊

有的时候,苦夏既是生理现象,也是人生困境。

对大多数人来说,七八月虽酷热难当,却是寻常的工作时间。对另一些人则是难能可贵的暑假。如果不安排充实,这悠长暑假颇难熬。可人不能总用旅行、补习和聚会来塞满原本空虚的生活。试想一下,当第二天的朋友圈里已鲜人问津你的精彩生活时,是否会陷入新的空虚?真应了叔本华的名言:“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不过,就拿聚会来说吧,常免不了要喝酒。可夏夜的喝酒场景似乎千篇一律,且不论吃什么,酒竟成了佳肴的陪衬和附庸。其实,从文化史看,酒和菜肴是平等的。我好饮酒,更喜欢看一些与酒相关的故事,所谓“酒事”,读不同的酒事就如饮不同的酒,各有奇趣。

唐人段成式写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里记载过一个酒事。曹魏正始年间,郑公悫在历城北林避暑。他摘取大荷叶放在烟砚台格上,里面盛上三升酒,用发簪贯穿荷叶的叶柄,将叶茎弯曲成大象鼻子的形状,从里面吸酒喝,取名为“碧筒杯”。现在想来,这个碧筒杯确实构思巧妙,既在外观上富有天然妙趣,还有调节滋味的作用。段成式说碧筒杯能使“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在炎炎夏日,以如此风流雅致的赏心乐事消夏,固不能使人顿感清凉,却激起人在苦夏之中仍心有所乐、甘之如饴的生活态度。当现代人感慨古代人怎样熬过漫长夏天时,除了不同的气候环境外,迥异的内心小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来宋代苏轼在杭州任官时,夏日泛舟西湖,以莲叶盛酒和菜肴,等待日光和高温将莲叶香味逼入酒肴后才食用,据说美味绝伦。苏轼还作诗赞叹:“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若炎字四首》其三)苏轼因为文名大,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影响力。可以想见,碧筒杯这样的夏日创意已为历代文人所接受,倒不是说这样的喝法真能多有趣,这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事,可贵的是苦夏虽苦,人不谓苦。

我所粗览的古人酒事大多出自宋人窦苹所著《酒谱》一书。窦苹其人,生卒年不详,《宋史》无传,可见他在北宋不算声名显赫的人。不过南宋目录学家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称赞他所著《唐书音训》对欧阳修、宋祁修撰的《新唐书》“发挥良多”,并且称赞他“问学精博”。可惜《唐书音训》已不传于世,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酒谱》。据考,《酒谱》成书于元丰七年。此前,窦苹陷入所谓的“相州之狱”。此案起于相州(今河南安阳)发生的一起抢劫杀人案,最终演变为新旧党争、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角力。他受到牵连,遭受诬陷,贬官外放。他在《酒谱》的后记透露出内心的苦闷:“见酒之苦薄者无新涂,以是独醒者弥岁”,这不正是借酒浇愁吗?

其实,窦苹的人生困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正如人生中的苦夏;窦苹著《酒谱》,算不算突出重围,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酒谱》一书传下来了,也很有意思,我估计窦苹著书时是快乐的,哪怕只是片刻。我想,越是面对艰苦而漫长的环境,人越是要求诸己,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走出人生的困境。

2024-08-02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80560.html 1 3 消夏酒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