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江安号子, 摄人心魄的乡愁

◎赵宏建

“今日车水车得硬,主家承认四碗荤,一碗豆腐一碗粉,一碗韭菜炒面筋。”“日落西山一点红,我车桁上面挂灯笼,只要主家有蜡烛,我一直车水车到东天红。”听着这雄浑厚浊、野性十足的“车水号子”,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蓝天白云下,秧苗青青,一架桑木水车上,一群男女劳力正卷起裤腿,挽着衣袖,轻松愉快地伏在杠上踏车车水。戽板带起的“哗哗”水声伴着他们嘹亮的号音,响彻空旷的田野……

起源于我的家乡南通如皋江安镇的江安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农民从事劳动时,为协调配合、鼓足干劲、消除疲劳,由一人领唱,众人应和,以统一步调来减轻劳动时的疲劳。“你不来呀让我来呀(咳衣呀喂),姜太公独坐钓鱼台呀,(呀号哇来)(咳子喂早呀嗬乎)姜太公独坐钓鱼台呀(呀号哇来)。”这样的“挑担号子”,虽唱编带有较多的即兴性,但朴实、动听,唱起来十分带劲,节奏与挑担的脚步相吻合,旋律线随着感情的发展而起伏,很能鼓起劳动者的劲头。

江安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尤以“黄秧号子”最具特色,声音高亢,响彻行云,而且多用颤音,人们称其演唱方法为“喉咙里翻泡”,即便是专业歌手也难以模仿。其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也有领唱、和唱,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变化多端。“下定决心呀,嗬嗨!不怕牺牲呀,嗬嗨!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如皋人民积极治沙改土,勇于改天换地,江安人民在“削平高沙土,实现旱改水”的运动中又创作了红色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海棠花号子等一系列劳动生产型号子。在大量的劳动生活中创作了车水号子、黄秧号子、施肥号子、送粮号子等,江安的劳动号子成了劳动的组织者,起到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的作用。

江安是革命老区,江安号子中不乏“红色号子”。许多江安有志青年唱着“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至今在江安仍然传唱着一首《抗战爱情号子》:“如西的花生脆又香,山芋大又甜,那里出的姑娘怎么样?能不能种田庄?你要想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种好你的田庄,管好你的家务,带着那纺车来……”这首号子旋律优美,质朴诙谐,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民的体力劳动逐步被机械化替代,年轻人对江安号子这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为不让江安号子“遗失”,江安镇将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海棠花号子等收集起来,找老传承人带新人。2023年,江安号子荣登江苏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安号子如一幅水墨画,线条准确秀丽,形象夸张优美,意境丰富深邃,构思别致精巧,为人们喜闻乐见。进入新时代,江安号子又融入崭新元素,注入新鲜血液,赋予新的活力,成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陶冶情操、倡导文明的重要文艺载体。听着那魂牵梦萦、百听不厌的号子声,如高天流云,如山谷泉鸣,如黄鹂百啭,给我们带来的是一曲曲摄人心魄的乡愁。

2024-09-05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83982.html 1 3 江安号子, 摄人心魄的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