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如皋县志》建置志卷都有“寺观”章节,对县、镇、场、村“寺观”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唯独不见县以下的城隍庙。如皋县城隍庙也不在“寺观”章节内,而是在“坛祠”“秩祀”里面。后世《如皋县志》或延续记载,或载城隍庙的功能用途等,也并未记载皋东三城隍庙。
道光十七年(1837),知县范仕义所修《如皋县续志》卷一建置志中“寺观”出现了“城隍行辕”的记载:一在李家堡,一在石庄镇。行辕指旧时高级官吏的行馆或在暂驻之地所设立的办事处。“城隍行辕”,顾名思义,也就是县城隍的行馆或者办事处。
乾隆版《如皋县志》(下称乾志)“秩祀”有载:城隍庙,每月朔望官率僚属展谒,凡境内水旱疾疫致祷。即每月初一、十五,知县老爷率领属员到城隍庙拜谒城隍老爷;县境内发生水旱灾害、流行病疫情等,知县来此祈祷,希望城隍老爷保佑,这是县城隍的“主业”。显然这个“主业”是在城隍庙内举行,无须建立行辕。乾志“秩祀”又有关于“邑厉坛”的记载:在北门外,洪武八年知县李衡建。按坛旧在县治后,今移北濠。岁清明、中元、十月朔致祭。知县祭祀本县阖境邑无祀鬼神……凡无祀鬼神或终于前代,或殒于今世或兵戈扰攘,流徙于他乡或人烟断绝,久缺祭祀……孤魂精魄未散,悲嚎于星月之下,呻吟于风雨之时,故敕天下有司依时享祭,本处城隍以主此祭。古人认为无人祭祀的鬼神为“厉”,祭厉就是官方祭祀本县的那些因种种原因得不到祭祀的鬼神,城隍神为主祭祀,知县主持。由此可见,在祭祀过程中城隍爷(行身像)是要离开城隍庙的,如皋县邑厉坛原在县治内,后来迁到北门外,从“官署图”看,距离县城隍庙不远,似无建行辕的必要。
按乾志又载:乡厉坛,四十二所,散在四十二里。明代如皋除县城厢外分为江宁、安定、沿海、赤岸四乡,乡下又设立若干都,都下又设立若干里,全县共有四十二里。明代如皋全县有四十二里,也就是理论上有四十二个乡厉坛。乡厉祭祀城隍爷是要到场“镇控坛场”,乡长(里长)主持。乡厉祭祀需要城隍爷亲临现场,基于此,则会建立行辕,县志记载李堡、石庄有城隍行辕,大概就是此情形。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传勇曾撰文《明清祭厉与城隍行宫的建置》对乡镇城隍庙的建立作了分析,认为是因乡厉祭祀导致乡镇的城隍庙建立。据此,如皋东乡掘港场、丰利场、马塘场,包括东台县栟茶场等建有城隍庙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