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琐忆费乔小学

◎葛志华

我的母校费乔小学是一所戴帽子小学,也是原南通县袁桥公社的辅导校。我在这所小学读了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一年高中,高二时转到袁桥中学文科班,整整读了八年书,熟悉学校的一草一木。

这是一所既普通又特殊的乡村小学。言其普通,主要指这所学校既不是名校,也没有名师,更没有现代教学设施,只有几排简陋的教室与泥土操场,甚至课桌椅也不齐全,还要发动部分学生自带,与那个年代的乡村小学并无二致;言其特殊,又与该校悠久的历史、敬业的老师、浓浓的同学情,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1950年,南通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新生政权为发展乡村教育,解决周边适龄儿童上学困难的问题,遂将罗观音堂改建为学校。因学校临近费家桥,遂取名费乔小学。这所学校由四排教室及厢房组成,且都是清一色砖瓦房,院内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一口水井,大门朝东,小门朝西,与周边的草房民居形成了鲜明反差,费乔小学的历史由此铺开。而作为其前身的罗观音堂的历史更为久远,早在唐朝晚期,此地原为胡逗州的一块沙滩,因一秦姓人家首先在此垒灶煮灶,秦灶之名由此而来,境内的河流也被称为盐河。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随着海岸线不断东移,盐场也如影相随,东边又有了袁灶、姜灶、东灶等,原先的秦灶盐场与大海渐行渐远,失去了煮盐的条件,逐渐改造成良田。到了明朝中叶,一名罗姓人家因经营得法逐渐富裕起来。富裕后的罗家老爷行善积德,在当地帮助了不少穷人,并出资修建了三搭跨的桥梁。虽然这座桥为木质桥,走上去摇摇晃晃,但方便了来往行人。当地老百姓相当感激罗老爷的“破费”,并约定俗成称这座桥为“费桥”。后来罗老爷又在费桥东侧建了家庙,供奉观音菩萨,周边百姓称之为罗观音堂。再后来,罗观音堂陆续修缮扩建,由家庙变为公共庙宇,香火更旺,并定期举办庙会,其影响犹如水面的涟漪不断外溢,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

2012年,当地政府鉴于生源不足与建设费乔工业园的双重需要,将费乔小学撤并到沿河小学。至此,费乔小学存续了六十二年后走进历史,其前身的罗观音堂更是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六十多年来,费乔小学主要面向原南通县袁桥公社北部几个大队招生,一度也曾招收毗邻的横港公社十四大队的适龄学生,有效解决了适龄儿童的上学需求与家长的后顾之忧,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生源,为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

费乔小学共历六十多年,有几代老师在此任教,既有老一代知识分子,又有初出茅庐的新园丁;既有不怒自威的老师,又有活泼可爱的“孩子王”;既有家住南通市区的老师,也有本土出生的老师。

虽所处年代不同、个人阅历各异、身份也不尽一致(老师有公办、民办、代课之别),但费乔小学的老师又有共同标签:如诲人不倦,这些老师备课充分、讲课认真、板书工整、循循善诱,课余时间也在解疑释惑,批改作文时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又如甘于清贫,在那个年代,老师工资不高,也没有奖金,更没有补课收入,民办与代课老师薪水更少,但这些老师都热爱本职工作,安贫乐道,任劳任怨;再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等歌词形容非常贴切。

除了这些共同的标签外,这些老师还有鲜明的个性,乃至半个世纪后,每当想到这些名字,如陶锦昌、葛明夕、冯淑嘉、施继华等,大家眼中仍写满敬意,心中依然温暖。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陈振兴,戴一副近视眼镜,不苟言笑,板书工整,在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这些农村子弟,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一语点醒梦中人;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秦惠音,美丽端庄、多才多艺,既教语文又教音乐,在大话假话充斥的“文革”后期,她既教书又育人,勉励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英语老师谭家祥,一脸书卷气,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不厌其烦地教学生唱英文字母歌;体育老师王鑫不仅业务精湛,而且讲故事更为传神,遇到下雨,体育课就变为故事会;化学老师杨文如的风趣幽默、数学老师冯步华的认真负责、语文老师刘谷风的满腹经纶、物理老师吴瑞芝的深入浅出、代课老师刘金玉的青春气息……共同的标签与鲜活的面孔都为我们的漫漫人生路注入了正能量,成为我们这些学生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离开费乔小学后,师生之间的感情并未淡薄。老师们仍一如既往地关爱学生,学生也牵挂培养自己的恩师,这种双向奔赴使师生情弥足珍贵。20世纪80年代,我大学放假回乡时,在盐河桥上偶遇胡步余校长,胡校长语重心长地叮嘱我:年轻人目光要看远。费乔小学同学聚会时,刘金玉老师又对我们这些已届花甲的学生说:不同阶段的人生有不一样的精彩,要管住嘴迈开腿,活出精彩的、恰到好处的自己。前几天,年近九秩的秦惠音老师还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儿子家中给我发微信,边批改“作业”,边给我点赞。

我班五十多名同学绝大部分都生长在农村,家境大同小异,普遍贫穷,那时学校也没有多少作业,放学后还要做家务,喂猪养羊。费乔小学的上学经历是我们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光,有诗的浪漫与梦的多彩。这种成长性与共同性让我们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校期间,意气相投的同学彼此成为好友,一起梦想、一起犯傻、共同成长;毕业后,虽各奔东西,但联系未断,大事小事共同面对;即便暂时联系不上,只要意外重逢,仍能一切如昨。在我们这班同学中,有人结为夫妻,有人成为闺蜜,有人成为朋友,有人成为事业伙伴。虽然同学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但只要微信群中的一个通知,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一个期待已久的地方。同学情犹如一坛陈年老酒,芬芳醇香。

我们只在费桥小学读了几年书,但这几年影响了我们一辈子。虽说少年时光是率真的、静谧的,但却是整个人生的基石、万丈高楼的底座。今后人生扮演任何角色,都能从这里找到源头。当求知欲开始萌芽时,我们有幸来到这里,学到了知识与文化,获得了小学与初中文凭,为升高中、考大学、走上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处于似懂非懂的朦胧状态时,我们有幸来到这里,找到了“诗与远方”,初步意识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明确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当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我们有幸来到这里,遇到一批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感受到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清贫生活,懂得了教师职业的高尚,初步找到了人生标杆,心中的正能量也潜滋暗长;当处于最渴望真实友谊的人生季节,我们有幸来到这里,碰到一批声气相投的同学,从此灵魂不再孤独,前行更有动力。

虽然物理意义的费乔小学已不复存在,但精神意义的母校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诚如《绿叶对根的情意》的一句歌词:“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2024-09-24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85564.html 1 3 琐忆费乔小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