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声色

克洛切克的艺术辩证法

◎蒋长云

我挑了前排又很靠边的票,目的是想看到尽量多的亚当·克洛切克的举止和神态,特别是他的眼神。

波兰爱乐乐团2025南通新年音乐会的海报老早贴出来了。克洛切克络腮胡子黑里间白,随性卷曲的花白头发,感觉每一根自由散漫的发丝都很艺术。

他来到舞台前排中央,诚恳地深鞠躬,然后转身轻快地跃上指挥台,旁若无人地开始表演。他没拿指挥棒,仅靠双手,有时还借助着肩背,很有韵律地起伏,美妙的音乐就像被他点化了似的,神奇地排山倒海汹涌而来。

克洛切克指挥最大的特点是放松,像是刚喝了自酿的音乐之酒,尽情陶醉在自己创建的音乐氛围中。他没有做作,不循惯例。所谓好的艺术都是在放松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他甚至客串大提琴首席,当然这极可能是事前设计好的,但这个设计就很放松。他在全场的屏息凝神中从容地调琴脚、调音。然后再次自我陶醉地演奏。他拉的是维托里奥·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怎么形容视听感受呢?就好像刘鹗所谓“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的,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毛孔不畅快”。有些音着实险峭,像是站在了悬崖的边上,又像是站在细钢丝的中间,感觉稍一走神,音就断了,就过了,就万劫不复了。这时,他显然是紧张的,手、脚、浑身上下每块肌肉应该都是紧张的,遵循着长期反复训练的习惯,遵循着肌肉的记忆,感觉呼吸都响应着琴弦的每一次起伏和颤动。直至最后一个音符完美呈现,在满堂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里,他才缓缓地回过神来,像缓缓放开的紧绷着的松紧带,逐渐恢复原状。

我在更俗剧院听过N次新年音乐会,这是第一次见到指挥乘兴下去演奏,也第一次见识了如此生动的松弛与紧致的艺术辩证法。

2025-02-26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0340.html 1 3 克洛切克的艺术辩证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