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马上就到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连日来,市民巡访团集中组织专项志愿服务行动,通州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公益集市活动、海安市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展义诊……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学雷锋志愿活动在南通蔚然成风。
(3月3日本报3版)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活动日益丰富、服务领域持续扩展,凡人善举“南通现象”成为全国典型。可以说,闪耀的志愿红历来都是江海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雷锋精神平凡而伟大,平凡在于人人可学、处处可为,伟大在于坚守使命、矢志不渝。毋庸赘言,学雷锋活动不是“一日之事”,更不是“一阵之风”,而是长期使命、永恒课题,要有真学实做、持之以恒的态度,让更多的“活雷锋”常驻社会方方面面。
要建好队伍。聚焦群众需求,把党政群团的组织优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结合起来,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化孵化,发展一大批形式多样、适应不同需求、专业性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要搭好平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级融媒体中心功能统筹、业务互动,精准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塑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更有时代感和吸引力。要用好机制。形成各级机构有力指导、志愿服务组织有效衔接、公益服务有效挖掘等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广“菜单式”服务等模式,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自我管理、教育引导和褒奖激励等长效机制,不断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引向深入。
60多年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蓬勃开展,真正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雷锋精神永续流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