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车窗上结着薄薄的霜花,像一幅天然的冰雕画。随着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白桦林渐渐密集起来,笔直的树干上落满了积雪,宛如披着白纱的俄罗斯少女。下了车,导游到窗口拿“护照”。其实,这“护照”相当于景点门票。
小镇的轮廓在傍晚的暮色中若隐若现,街道旁的木房子错落排列,像是从童话中搬来,尖尖的屋顶仿若直插云霄的利剑,又似待放的花苞,在蓝天的映衬下勾勒出别样的天际线。墙体被刷成明艳的色彩,暖黄、淡绿、浅蓝,在日光的轻抚下焕发出迷人的光泽。我的棉靴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踩雪的情景。
哈尔滨太阳岛俄罗斯风情小镇是俄式风情极浓的旅游休闲小镇,占地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内部的18栋建筑均属于省级不可移动文物,这里曾是中东铁路高级职员休闲度假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建筑风格是哈尔滨乃至整个近代中国建筑中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走进漫时光咖啡屋,木质的吧台上摆着铜制的咖啡壶,墙上挂着泛黄的老照片。伸手抚摸那漆面,虽有斑驳,却也能感受到当年工匠的用心,指尖摩挲间似能看见他们挥毫泼墨、精心雕琢的模样。我点了一杯咖啡,甜涩的味道在舌尖绽放。转过一个街角,一阵浓郁的香气飘来,面前是俄罗斯大列巴体验馆。老板娘红扑扑的脸颊上挂着和蔼的笑容,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招呼我:“来尝尝刚出炉的大列巴,热乎着呢!”我接过面包,外皮酥脆,内里松软,还带着淡淡的酸味,这是传统俄罗斯黑麦面包特有的风味。
在我看来,哈尔滨悠悠岁月里藏着一座从异域飘来的俄罗斯小镇,每一根梁、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镌刻着独属于曾经的浪漫。栅栏门“吱呀”轻响,脚下的石子路被打磨得圆润,带着丝丝凉意透过鞋底传递到心间。俯身轻触,那粗糙的纹理是光阴留下的吻痕,每一道沟壑里都有着马车疾驰而过的哒哒声。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到了瓦西里的家,我轻轻推开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在瓦西里家里能感受到俄罗斯特有的生活方式,炉火旁烤制美食,分享家常故事,欣赏星空下俄罗斯民谣。隔壁是列娜的杂货店,浓郁的桦木香扑面而来,店内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和特色商品一应齐全,琳琅满目的套娃整齐排列,每一个都画工精致、色彩明艳。拿起一个套娃,指尖滑过那细腻的漆面,端详着娃娃们可爱的脸庞,仿佛能窥探到俄罗斯民间艺术的灵魂深处,体味到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执着追求。
店与店间花草肆意生长,一架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绳索上的纹理摩挲着手心,热情地邀请我落座。坐上去轻轻摇晃,风声在耳畔低语,听见嬉笑的孩子们打闹,领略俄罗斯家庭围坐在一起野餐的温馨画面。1898西餐厅对面传来悠扬的手风琴声,那旋律欢快又带着一丝怀旧,顺着风的方向寻去,只见一个俄罗斯姑娘坐在长椅上,闭眼沉醉演奏。那乐声好似一股清泉,流淌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里。静静伫立,聆听这跨越国界与时空的音符,时间就在此刻定格,尘世的喧嚣被远远抛却,只留下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感动。
在俄罗斯风情小镇,我触摸它的历史与文化的交融,每一次触碰,都是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次凝视,都是与美好不期而遇。当我转身离去,小镇的一切都化作一抹温柔的记忆,镶嵌在我的灵魂里,熠熠生辉。
回到旅馆,我推开窗户,让清冷的空气涌入房间。白天遇见的那些面孔:列巴工坊的老板娘、咖啡屋的年轻人、阿廖娜家的姑娘,他们的笑容都那么温暖,使这个异国风情小镇有了家的温度。至夜,哈尔滨下雪了,窗外传来簌簌的落雪声。我又想起被雪覆盖的这座俄罗斯风情小镇,一定美丽极了,它像一颗镶嵌在哈尔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