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夜明珠

从“种”到“收”说花生

◎陆遥

花生耐旱且产量高,因而多年来种花生一直是我家的主打产品。每年“五一”节前后,贤惠的妻子便拿出春节期间已精挑细选剥好的花生种子放在太阳下暴晒。我家的花生品种有五六种,不仅有黑花生,有花生籽长溜溜淡红的粗角子和中角子,还有适宜春节炒着吃、香得打嘴也不放的细角子等等。

待这些饱满的种子暴晒两天后,妻子便利用下班间隙在田里摆开了阵。开行、下肥、播种,一连数天后,不同品种的花生下了地。为防止杂草影响出苗,妻子又在花生地里喷上除草剂。此外,妻子还在田间插上一面面小旗,以防鸟类等糟蹋花生种子。

十多天后,花生地里的泥土渐渐隆起,并裂出一道道缝隙,一根根嫩嫩的花生茎破土而出。不几天,从绿色的茎干中又生出两片鹅黄的叶片,就像婴儿的手掌。随着雨水的滋润和肥力作用,花生苗铆着劲似的往上长,一棵棵匍匐在田间的花生由黄变绿,伸出的茎干“噌噌噌”地往四周延伸。这个时候,杂草又不失时机地探出头来,和花生分食营养,妻子再次下田开几个早晚工,将杂草全部清除,然后再追施一遍肥料。

七月流火,花生地里呈现出一片绿色海洋,一棵棵长满叶片的花生藤上缀满了鲜亮的小黄花。在晶莹剔透的露珠的映照下,开得那么鲜艳和亮丽,成了田野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花生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白天忙完生产队劳动的母亲晚上带着我们几个子女做芦花靴,以贴补家用。深夜时分,我们困得睁不开眼,且又冷又饿。这时母亲便说,你们加紧做,等做完我给你们炒花生。虽然我们知道家里仅有的一点花生是留着过年和送亲友的,但还是被母亲这善意的谎言吊起了胃口,又不停地忙乎起来。

暑气逐渐止,秋雨凉风至。立秋以后,绿得耀眼的花生叶开始泛黄。秋风吹过,送来缕缕芳香。这时候是尝鲜花生的最美季节。来到花生地里,随意拽上几棵,随着泥土开裂声响,只见花生根下那蜘蛛网般的茎干上缀满了白白胖胖的花生果。抓住茎干,轻轻一抖,裹在花生果上的泥土簌簌掉落。粗略一数,每棵花生藤上竟有数十角花生。摘下洗净,加水放盐煮熟,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唇齿留香。

国庆节前后,经历了春夏秋孕育的花生到了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上阵。放眼田野,花生地里到处晃动着人影,有的弯着腰,用刀挖或用手拔着花生藤,有的或蹲或坐在小凳上摘着花生果,还有的铺条被单,抓着花生藤在凳子上使劲甩着。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但当一筐筐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花生果被运回家时,整个田头不时被那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声包围。

我家收花生和别人家不同,都是用手摘的。下了班的我和妻子趁着天尚未放黑,麻利地将花生藤拔回家,然后在晚上点上蚊香,拉亮电灯,伴着秋虫的低吟浅唱,左手抓藤,右手摘角。用手一角角摘,速度虽慢了一点,但可将嫩的花生果剔除,还可避免花生茎、叶混在一起。不管忙到多晚,我和妻子都要将摘下的花生果用尼龙网袋装着到河里洗净,然后均匀地铺在桁上,让其沥水,等着天明太阳的光顾。经过几天的暴晒,我家晒干后的花生洁白如玉,角角饱满。

人勤地不懒,种地苦也甜。我们在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迎接着诗和远方。

2025-03-16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2029.html 1 3 从“种”到“收”说花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