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在微信里发来了几张图片,打开一看,原来是摆放在窗前的几盆兰花。有一株已经开了,淡绿色的小花,四五朵的样子,衬着又细又长的墨绿色的叶子,显得格外淡雅。我看了为之会心一笑。
知道师兄应是喜欢兰花的,要不然他的工作室也不会取名为兰雅。兰雅之意,我猜有二:一是,兰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典雅的品格,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比喻君子的品德,所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是也;另一层意思应该是对“兰亭”的暗慕。
喜欢去师兄的书画室小坐。他如果知道我要来,总是非常客气,提前烧好水、泡好茶。烧好水的“好”,是指早就把水烧开了;泡好茶的“好”,不仅有上述之意,还指泡给我的是上好的茶叶。怕我不信,师兄还言之凿凿地告诉我,这是他女儿特地拿给他的,还一再嘱咐不要轻易示人。喝上茶,肯定是少不了要欣赏他的近作的。师兄擅草书,而我不会。每每端详时,他总要问上几句:写得怎么样?提提意见吧,有没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妥的?于是,端着茶杯的我装模作样来来回回地看上几眼,再看看窗户下几十厘米高的纸堆,除了羡慕还是羡慕。有时被逼得没有法子,捧着人家的香茗,只好硬着头皮,借用“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的名言,指着纸上的几处地方,强调说,这几处的使转用笔是否可以再顺畅一些?师兄竟然相信了,实在让我汗颜。
后来去师兄的书画室请教参加某全国性书法展一事,终于得见兰花的真容。推门而入,似有淡淡清香扑面而来,说不清是墨香盛一些还是兰花的香味盛一些。只见师兄正在挥毫,身旁窗前依次摆放着四盆兰花,年前那株淡绿色的兰花已经谢了,取而代之的是旁边一株,紫色的花蕊正迎着阳光怒放。四五片狭长的花瓣簇拥在枝头,像极了一支蘸满色彩的倒置的毛笔。所谓“烟光凝而暮山紫”,就是形容这样的美吧。我与师兄打趣道,这是“师兄种兰遗我香”啊。
泡好茶,闲聊了几句,师兄告诉我,前几天晚上偶饮酒数杯,回来后再写应征书法展的作品,书成后发现意趣更足,遂打包寄走了。再问我作品准备得怎么样了,我惶惶不安,告之写了几次,难成心愿,已准备放弃。师兄说,选不选,是评委的事情;写不写,是你自己的事情啊。回去,抓紧时间,写!
回去的途中,想到师兄作品上常常自署的“野苇”。所谓野苇,不就是暗喻“兰花”吗?那空谷幽兰,不就是生长在山间的一株“野苇”吗?师兄的兰花不仅是种在窗前的,也是种在心上的。
作品已经按时寄出,像了了一桩心事。对于结果已不作多想,但今日于灯下读书,偶然想起了那天的事情,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涟漪。
有些想念师兄的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