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夜明珠

烟火清欢的窑湾

◎唐军

这次去窑湾其实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或许这就是旅游的真正意义,不刻意追逐远方,不刻意驻足风景。无意间的邂逅,才是心灵与山水的对话。车在漫无目的往前开,不知不觉到了新沂境内。远处“窑湾古镇”的标识很是醒目。我的心里一惊,这就是昨晚提及的古镇吗?怎么这么近,说到就到了。

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反正有大把空地,可自由停车,窑湾似乎有一种“蓬门今始为君开”的真诚。

说实话,古镇去过若干,有名的、没名的,都冠以“古镇”的名头,有些确实是辜负了我对“古镇”的期待。

古镇免门票,我们也就没有守规矩,未由古镇的正门进入。这样反倒觉得有趣。由正门进入往往是尊贵的客人,今天我很想做一回古镇的主人,随意一点,随性一些,见识一个不一样的窑湾。

走在小巷的青石板上,我须以舒缓的脚步,感受它的沧桑。黛色的瓦楞、黛色的飞檐、黛色的墙壁都在无声地给我讲述一段黛色的过往。所谓苏南和苏北,还是有些许区别的,窑湾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存在,它既有南方的柔美,也有北方的坚韧。说它柔美,行走在河岸边,垂柳摇曳长长的发丝,朦朦胧胧,翠绿得像染坊里晾晒的丝绸。说它坚韧,窑湾战斗陈列馆无声地讲述着淮海战役第一枪的红色篇章。它把“城河相依,人水相和”的故事写成了慷慨的“运河传奇”。

这是一座被时间浸染的古镇,始于春秋,盛于明清,在蓝天下,显得干净、清幽。小镇上,商贾通古今,有酱坊,有酒坊,有当铺,有邮局,还有苏镇扬会馆。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在小巷深处果真藏着一家米酒坊,丝丝缕缕的酒香在弥漫,裹着淡淡的甜味,铺子里整齐摆放着不下几十个坛坛罐罐,老板拿着秘制的米酒侃侃而谈。一瓶瓶透明装的米酒确实色、香、形俱佳,若不是我没有任何酒量,一定打上二两,带回家尝尝。

在小巷的拐角处,一对老夫妻在不停地拍照,满脸笑容,似乎陶醉于这世外桃源。我忍不住帮他们拍张合影,两位老人欣然接受。镜头里,他们笑得天真灿烂,甚至有点心花怒放。我真没想到在这曲折悠悠的巷陌,能看到“白头到老”的模样。古镇是所有人的古镇,有谁可以怀疑“此间乐,不思蜀”?把所有尘世的烦恼都舒展于运河之畔,让游人把心情交给风雨、交给夜色、交给古朴而安宁的窑湾。站在码头,眺望远方,绿水波纹,仿佛清风拂过,草木呼吸,有了山水荡漾。这是诗意的流动,也是蓝白碧绿间的流转,让人初见心喜,再看生怜。如果窑湾古镇是大运河的支流,我自己为何不做这支流里一条快乐的鱼呢?

靠水吃水。窑湾西傍大运河,南临骆马湖,水产品如夏日繁花,丰富而迷人。近晌午,想着在古镇吃点特色吧,我相信,这一趟定能大饱口福。

她说,这里的红烧鱼热烈而泼辣,糖醋鱼甜蜜又脆香,清蒸鱼清香扑鼻却不失鲜嫩,辣鲜鱼色彩夺目且令人胃口大开。热烈奔放的推荐让我顿时心生遐想。在一家船菜馆坐定,尽管还没有其他客人,但胖老板依然贴心地打开空调和风扇,递来一份菜单。推荐上来的银鱼炒鸡蛋和青菜丸子汤给了我惊喜的口感,银鱼洁白细腻,包裹在金黄色的鸡蛋里,依然泛着白光;青菜青翠欲滴,如烟雨之下的莲叶,不妖不娆,静守这一片美好;甘甜的萝卜丸子入口,嫩滑鲜香,竟有执子之手的轻叹:此生拥有,夫复何求。

码头的一声鸣笛唤醒了初夏,窑湾把碧水、蓝天推到了我的面前。古人说,游学,游即是学在窑湾,我学到了什么呢?在回程路上,我思索着,或许烟波浩渺的风情、楚河汉界的精神和“苏北水域胜江南”的人文成了我重返古镇的念想。

古镇不大,却有微光,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2025-03-28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203322.html 1 3 烟火清欢的窑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