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婧
学校珠媚园的西南角有一丛小小的芭蕉林。
我常带孩子们去珠媚园里观察玩耍,看过小鱼,拂过柳枝,闻过梅香……但却总忽视了那一片小小的蕉林。一日,见吴海丽老师带着班上的孩子,在园子里找春天,于是我便凑上前去,吴老师正和一位同学看那枯枝上刚爆出的新芽。我才猛然发现,原来每年这片小林子都会在秋末被砍去,春日再抽出新的枝条,炎炎夏日逐渐伸展开宽大的叶子,为前来玩耍的孩子们遮阴。
回到班上,我得意地告诉了孩子们我的观察心得。没想到,他们比我发现得更早,说来惭愧,此时的他们已经是毕业班的孩子了,我却第一次带他们去看芭蕉。
我们的观察延续了整个毕业季,正是芭蕉抽条成长的时节。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我让他们摸一摸新冒出的嫩芽,有个孩子兴奋地跳起来:“小芽儿可真嫩!”光秃秃的芭蕉地上,几株枯枝,竟悄然发芽。
和煦的春风拂过,新绿的柳条扬起,一片雾蒙蒙的青翠,目光随着柳条飘动,オ注意到那曾经苍翠欲滴、遮天蔽日的,而今光秃秃、十分稀疏的芭蕉。并没细数,好像有七八株吧,似几根木桩,孤零零立在那里。光秃的枝干,令人无来由地想起圆柱,想起数学题。走近了细看,却从光秃的冬日的冷清里看出些春意。那光秃的枝干的顶端,那萧条的灰褐色里,透着一抹嫩却坚韧的,浅浅的、浅浅的,不易觉察的鹅黄。再过不久,那抹鹅黄就会成为新的绿叶,芭蕉的体积也不是一个圆柱就算得出了。想象着芭蕉不久后茂盛的样儿,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要砍芭蕉。
欲扬先抑,欲前进先后退,“欲成大器,必先退之。”这是韩愈成功的秘诀,是剪枝背后的道理,是芭蕉教我的人生之道。(陆佑杨)
回到教室后,我们探讨了为何要把原先长得好好的芭蕉砍去。孩子们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如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剪枝的学问》中王大伯剪去多余的枝条,是为了来年结出又大又甜的桃子,砍伐芭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进一步思考,就能拥有更大的收获。
第二次观察,芭蕉叶已抽条,可惜有些调皮的低年级孩子将嫩叶拽下,孩子们痛心疾首,每日都扒在窗台上监督着,仿佛成了嫩叶的守卫者。
下课芭蕉旁就围满了人。半个多月过去了,芭蕉本应是越长越壮的,可因为人为破坏,变得更狼藉了。绿芽是一直在长的,可因为同学的顽皮,有的折断了,有的被摘走了,还有的索性直接不长了。看得我痛心疾首。可令我惊喜的,是一株长势喜人的芭蕉,它在其他芭蕉中脱颖而出,成了最漂亮的那一株。修长的嫩芽无忧无虑地拔高着,翠嫩多汁有些根芯被无情斩断,丝状的白色纤维的随风挥舞。那芯也是多汁的在这坑洼中,积着汁水、正陶醉芭蕉之中忽一回头,那梅花枝头已不见红色,又一抬眼,广玉兰也已无雪的。幡然醒悟,时间!上一次看梅花放枝头还是在半月前,回首却又看见粉红缀满枝头,是时间!它们又是何时悄然出现的呢?时间!(卞子瑞)
在观察的前一天,我们学了《匆匆》这篇课文。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感慨时光的流逝,提到此处,孩子们也有同感,六年的时光,如针尖上的一滴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入时间的长河。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将情感融入了景物、事物的描写。第三次的观察,我便让他们在观察后,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尝试融入景中。
几天前,风吹着吹着,吹绿了柳条;现在,风吹着吹着,吹暖了天,吹掉了同学身上的棉袄,暖风催人睡,走在珠媚园里我被熏得醉醉的。
珠媚园里,花红柳绿,雾般淡淡的柳色变得明艳起来,枯干的树也开出了新粉的花。是樱花,海棠,还是桃、李、杏?从前彩铅描出的《初春珠媚园》被涂上一层明亮的油彩。
这次仔细地看了,芭蕉是有十几株的。有些还静静地站着,与世无争,似乎不打算冒芽了;更多的已将曾经的一抹鹅黄发展成翠绿色的叶,稚嫩而又顽强。甚至有一株已长出坚韧的芭蕉枝干,鹤立鸡群地挺立在比它矮着一大截的同伴间。估摸着,已长了近20厘米了。那些与世无争的,也并不是毫无生机,有的刚刚孕育出新绿的芽,有的还在努力发芽,有一株特立独行的芭蕉,虽然自己没发芽,却供养起一个小蘑菇样的东西,那小东西躺在芭蕉芯里,惬意极了。大多数的芭蕉只有小小的叶,叶片一圈圈裹住芭蕉芯,外层的老叶裹住新叶,用自己粗糙的皮保护了新叶的娇嫩柔软,正像老人用饱经风霜的身躯护住孩子娇小的身体。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婴儿在不断出生,孩子在不断长大,大人在不断变老,老人在不断离去。但老人还是会像芭蕉的老叶一样,护着孩子。时间匆匆,连接我们的是爱。芭蕉生长的计时,是我们离开小学的倒计时。人海茫茫,时间匆匆,唯爱不变。
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们又去了一趟珠媚园,此时的芭蕉已长得比人还高了,作为这个学校最年长的学生,他们一如刚入校一般,在叶下穿梭嬉闹,轻拂枝干,似在做最后的道别。
小学的最后一课,我想教会他们亲近自然,积极探索,发现美好的一切。愿孩子们,不论长多大,都能永远保有一颗细腻温暖的童心。
(作者单位:南通市崇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