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开创和理论开拓。
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性的接续奋斗
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艰苦探索,寻求中国的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开始探索新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制度模式,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内忧外患的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依靠人民向前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新天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四化”的奋斗目标。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终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奔跑在现代化的赛道上,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的创造性开拓
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把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等等。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后这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实践上探索了中国式现代化。
经过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开创和理论开拓,从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出深刻的历史性总结:“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中强调了“五个必由之路”: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对道路问题的深刻揭示。党的二十大吹响向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进军号角,走自己的路,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继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