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岳 于爽
穿行于霓虹灯和汽车尾气环绕的钢铁森林中,巨大的烟囱在天地之间冒出滚滚浓烟。这一刻,你是否也期待着,清澈空灵的鸟鸣,风轻云淡的蓝天,绿意盎然的人间草木?是否也憧憬着,安全耐久的房屋,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便利的交通,资源节约与宜居的庇护港湾?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城市建设如火如荼,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丰富多样的建材建筑满足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构建出美好生活的雏形。然而,伴随着建材建筑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增多,房屋质量存在诸多弊端。
绿色建材,是指具有“节能、减排、健康、安全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脚下的地板,头顶的墙壁,指尖触碰的涂料墙纸,眼至之处的幕墙玻璃。从建筑施工到生活应用,从居住环境到轨道交通。但它又不局限于目光所至。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它藏匿于房屋墙体结构的内部,悄无声息地承重、分隔、遮阳、避雨。其广泛应用,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友好的内在意义。
相比于传统建材,绿色建材保证了对天然能源的控制,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从源头上对有害物质的传播进行控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炉,首次提出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2016年12月,《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的意见》的印发,标志着绿色产品认证工作正式启动。
依托于前期工作基础以及技术储备,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在建材行业率先落地。绿色建材认证,以“事实”握戒尺,以“星级”评等级,是建材选型的分水岭,是绿色建筑的入场券,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鉴别建材绿色水平的“成绩单”,也为中国建材走向世界提供了权威的采信依据。目前,使用绿色建材、实施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疫情背景下,“请打开行程码”已经成为进入场所的第一步。通过大数据追踪,一码知行程。
碳足迹亦如此。其基于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利用定量化计算及评估的手段,得出温室气体排放量,以表达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自此,每份建材的每个阶段便被赋予了独特意义。
作为生产方,其产品利用简单明了的气候信息披露方式,向相关方展示了自身产品的优势,表达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决心,使之成为产品的全球绿色通行证,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使用方,选择绿色建材认证的建材产品,反映着人的能源意识、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中通过改变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碳足迹,不再是纸面上的一份证书,是各大企业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使命与愿景,是广大民众“盛春之月,盛德在木”的观念与价值。
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绿色建材认证,需要集成广大人民的绿色理念,利用“档案”式的监督手段,辅助在全生命期内规范、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以孕育巨大的碳减排潜力和绿色转型发展潜力。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当经济大潮携浩大声势而来,文明的源远流长需要集成产业链的资源优势,让低碳成为常态。
(作者单位: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