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中医药传承创新 基层大有空间

□吴金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医药学是我国一项传承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上升总结为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近年来,我市深化健康南通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医药正越来越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3月,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国庆前夕,《“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布。这就需要我们从理念转变开始,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纳入“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思路,借助中医药特点,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如海安,就在10家公立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馆、70家村卫生室建立了中医阁,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传统优势,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更便利的健康服务。

因此,基层可以从实际出发,建立“名医、名科、名院”服务战略,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全国名中医定期坐诊、授课、带教,举办“中医节”、借助“太极拳”“八段锦”中医养生功法表演及组织各级各类中医药专家团队到镇村开展“中医药健康行”活动,编撰中医药文化简明读本进课堂等形式,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通过加强中医院建设,规划建设中医药一条街,打造中医药特色健康养生、健康养老项目,建设一定规模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中药饮片种植基地等方式培育中医产业,使中医精髓得到更加务实的传承。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最大程度开发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价值,需要挖掘典藏、创新发展。如,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特点,加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并将重点放在基层实践和运用上。通过养生膏方节活动的开展,邀请名中医一对一精准辨证,精心拟方,选用优质中药饮片,运用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一人一方一锅,以“原汁原味”的中医养生膏方服务广大患者。开展中医养生讲座和各种中药材现场展示,积极推广“治未病”的中医理念,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

(作者系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2022-11-0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4789.html 1 3 中医药传承创新 基层大有空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