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如东县城中街道大数据专班的工作人员陈莉在软件工程师的指导下,点击鼠标启动疫情防控智能外呼系统,该系统随即开始同时拨打5名外地返通人员电话,核实相关人员信息。“有了这个系统,减少了很多重复劳动,让我们能够腾出精力做好其他工作,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陈莉笑着说,这款系统就相当于一个虚拟机器人,有了它当“同事”,基层的防疫工作省心了不少。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呈现多点散发态势,每天来通返通人员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公安部门每天都会转给全市基层大数据专班几万乃至十几万数据,这些都是一些手机号码,但这些外来人员目前在哪里,是途经南通还是在通停留、停留了多久,他们是否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这些情况都需要分配到各县(市、区)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逐一电话核实,工作量非常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专班负责人、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宗平介绍,除了疫情防控,街道、社区干部还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多项工作,每天拨打这些核实电话占用的时间精力太大,即便如此,大量的数据也时常来不及核实,容易产生疫情防控的盲区。
为了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效率,为基层防疫人员减负,今年8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专班主动与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研究开发疫情防控智能外呼系统,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专班先后选取如东县城中街道、掘港街道进行试点,通过该系统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拨打外地返如来如人员电话,并实现智能对话、实时录音,核实相关信息,还能通过语音实时转换为文字并形成表格,在排除一些“一过性”来如人员的基础上,重点锁定来自涉疫地区、未做好健康监测的相关人员,从而实现高效防疫、精准防疫。如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大数据专班召集人张玉莲介绍,10月5日至12日,城中街道通过该系统共拨打外地来如人员电话3867人次,电话接通核实2584人次,未接通电话1273次,大大减轻了基层网络员电话核查工作量。
“这款虚拟机器人永远不知疲倦、永远情绪稳定地询问相关人员信息,并精确无误地进行记录,在涉疫信息初筛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陈莉告诉记者,该系统操作十分简单,仅需要一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即可,目前一台电脑安装软件后(虚拟机器人)可同时拨打5个电话,根据实际需要,最多可同时拨打100个电话,而且可以连续24小时不间断拨打。当天下午,该系统启动后,只花了1个小时左右就自动拨打了190个手机号,并形成完整的文字记录。
“您好!根据我县疫情防控需要,和您核实一下信息,请予配合,请您尽量用普通话回答。”当天,通过程序设置,记者现场体验了与“虚拟机器人”对话的过程。“请问您目前在如东吗?”“请问您是不是从外地来如东的?” “请问您是几月几号从哪个省哪个城市哪个县(市、区)来的?”“请问您目前住在如东哪个小区或哪个村?”“请问您回如东后做了几次核酸?分别是什么时候?”“感谢您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与配合。请您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备,并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工作。再次感谢您的接听!”记者通过亲身体验,发现“虚拟机器人”能对话如流,基本做到了沟通顺畅。“话术的设置是难点,目前我们设置的这5个问题也是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希望能够做到高效、简洁、清晰交流。”宗平介绍,虚拟机器人平均每通调查电话1分钟左右,为了提升公众对来电接听的依从性,虚拟机器人的来电均显示为如东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对于打不通的电话,系统还能自动实现重复拨打,直至打通为止。
眼下,这款疫情防控智能外呼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中,“针对一些调查对象不会说普通话,该虚拟机器人还将增加方言学习功能,通过大数据比对,更清晰地识别和记录如东当地方言,从而实现形成更为精准的信息记录。”宗平透露,待该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后,可以在全市进行推广。
·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