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阅读

致敬“工匠精神”

□戴春香

初识梁晓声,缘于小说《人世间》,而让我被如山父爱深深感染和震撼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致父亲》。

书中不光有辛勤养育子女的父亲,还有追逐奋斗梦想的男孩、渴望纯真恋情的青年、全心守护家人的丈夫,以及在社会上挣扎求生的男人,而这些都曾是父亲在某时某地的身份和经历。他并非生来就是父亲,他有过憧憬,有过理想,经历了很多艰辛,受到过不少创伤,而他却将这一切深深隐藏,留给子女的只有永不屈服的坚强与勇敢,以及从不轻易言说的付出与辛劳。梁晓声以敬畏之心,用真诚质朴的笔触,为我们讲述着父亲背后的故事,启迪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父亲,关心自己的父亲,并从父亲身上汲取鼓舞人生的力量。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当年,木匠、泥瓦匠、编织匠都是吃香的行当,学会其中一门手艺就能养家糊口。于是,我的父亲初中毕业后便拜师学习泥瓦匠手艺,去村里一户有经验的老师傅家当学徒。尽管父亲年龄小,但他勤劳,肯吃苦,只要有活儿干,总是跑在前面,干在前面,只要能多学一点瓦工技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父亲一边学,一边做小工,老师傅告诉父亲:“干活儿一定要认真,负责任,地基一定要打好。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父亲铭记在心,不到半年便把瓦工的各项基本功一一学深悟透、弄懂弄通;一年后,父亲就学会了如何建一栋房子,成为老师傅的得力徒弟,包工队里的建筑新秀。

一顶黄色的安全帽、一把锃亮的抹灰刀、一只小小的钢卷尺便是我对父亲做泥瓦工的最初印象。父亲白天跟随建筑队上工,晚上还时常干些零活。因父亲的勤劳和坚韧,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1993年,家里盖了宽敞的瓦房,门前空地上种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还给我支起了秋千架。清晨,白墙青瓦间升起袅袅炊烟,恰似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我就这样在父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

父亲依旧每天准时去建筑工地上班。他始终秉持雇主至上,坚持工程质量放首位,注重因材施用,从不浪费材料,实实在在把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深得雇主信任与青睐。由于父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他接手的活儿越来越多,经济上也越发宽裕。

2000年,家里盖起了楼房。父亲说:“站在楼上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我疾步走上阳台,踮起脚尖,循着父亲手指的方向向远处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行行高大的树木,还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父亲说:“只有往高处走,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父亲的话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我的父亲虽没有《致父亲》中父亲的严厉,但却一直用他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激励着我。他敬业、精益、专注、奉献的“工匠精神”,不仅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还成为全家人做人做事的准则。2013年,我参加工作的前一天晚上,父亲一边帮我收拾行李,一边告诫我:“作为年轻人,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努力做好、做实、做精,经得起组织的考验,不辜负领导信任和栽培。”我牢记父亲的赠言,学习他敬业、精益、专注、奉献的“工匠精神”,并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2022-12-0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8889.html 1 3 致敬“工匠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