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推动机关事务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模范践行者,以部门法治建设的实际成效助推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为解决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机关事务部门作为政府工作部门,政治机关是第一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理解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和重要保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转化为指导推进部门法治建设的思路举措,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生动实践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机关事务部门承担着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的重要职责,必须始终把服务保障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立身之本和价值所在,自觉把群众路线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生命线,主动适应服务对象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变化,依法推进机关事务改革创新发展。要紧盯制约机关事务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优化机构设置,改进管理方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导向性作用,切实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服务保障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均等、公平公正。要科学区分和正确处理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整体需求和局部需求的关系,围绕服务对象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机关事务保障和管理效能,切实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实践导向,指导和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提供了科学指引。机关事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归根到底要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做实,把科学的思想观点转化为推动部门法治建设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机关事务工作涉及办公运行、政府采购、后勤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政治性、政策性、事务性、专业性强,要通过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机关事务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法规制度的及时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发挥机关事务法规制度的调节、规范、激励和强制作用。要深化机关事务领域法治实践,通过机关事务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更好推动部门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要聚焦全市正在开展的“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重点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资金资产等工作领域,加强政务信息公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有力推动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南通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