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东
日前,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布江苏“独角兽”企业、高新区“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全省共有26家企业入选2022年“独角兽”企业,南通的钰泰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实现了我市“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著名经济评论家吴晓波曾说:“被称为‘独角兽’的企业,必须拥有刺穿人类现有认知的能力。”2021年,澳斯康生物以年度融资19亿元的成绩成为南通“吸金王”,钰泰半导体则在“2022中国IC风云榜”上斩获“年度IC独角兽奖”。这两家公司在垂分领域和资本市场的风光一时无两,或多或少反映出南通新经济的特质。
在神话中,独角兽是一种吉祥物,它只有在实现重大使命时才会出现。在投资机构眼中,“独角兽”的使命是创造高额的回报;在地方政府眼中,“独角兽”是全新的城市名片,是推动地方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年前,国内只有小米、大疆和凡客三家“独角兽”企业。十年后,国内“独角兽”企业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数量最多的国家。自2018年开始,一场大干快上的“独角兽”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如同抢人大战一般,相继出台“独角兽”企业专项扶持政策,从专项基金、财政补贴,到人才落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吸引和催生“独角兽”,呈现出一派别样风景。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拥抱“独角兽”?
在国际上,从企业诞生到成长为“独角兽”需近十年摸索,而多数中国“独角兽”企业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经济日报》评论文章指出,从我国相关地区制定的鼓励“独角兽”企业发展政策来看,大多围绕数据做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发展的质量问题。新兴经济最容易产生泡沫,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最大。专家黄奇帆也给“独角兽”风潮泼了一盆冷水。他认为,投资“独角兽”,应当重点在“100—100万”这些大规模产业化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中选择和支持,切忌盲目追捧投资。权威专家的发声,犀利指出行政干预带来的弊病,也指出政府和投资者会因急功近利而导致泡沫和风险。
诚然,政府助推“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意愿,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让企业在符合市场规律和技术发展规律的良性环境中健康成长,则更为重要。在“探索金融服务科创经济新模式”论坛上,黄奇帆给出拥抱“独角兽”的路径方法。他认为,如果说资本市场是股权投资的战场,“独角兽”是科创企业的主力军,那么,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就是市场化选择“独角兽”的啄木鸟,是金融服务科创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催化剂和良师益友。政府应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建立良好环境,发挥股权投资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包括出台VC和PE服务科技创新政策、上市公司“独角兽”制度等等,发挥政府母基金的引领作用,约束规范阻挡创新的不利因素。
近年来,南通政府产业母基金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与合作基金同向奔赴,培育出中国级“独角兽”企业银河航天、科创板上市企业帝奥微电子等。2021年成立的科创集团和创新基金,统筹布局天使、VC、PE、产业发展、区域联动等基金,全力构建企业孵化、创新融资、产业扩张的全生命周期股权基金支持体系。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做法和成果,也印证黄奇帆建议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使命。南通两大政府母基金应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高技术船舶和海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进行投资,把基金嵌入到产业链的细分领域中,用资本力量深耕细作、强链补链,一定能更好地走出金融服务科创经济的新模式,让“雏鹰”展翅、“瞪羚”奔跑在江海大地,赢得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