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阅读

菜园子的浪漫史

□华明玥

很少有人知道,人类最初的美丽花园,包括伊甸园在内,都是生产食物的菜园子。

为让读者了解菜园的重要性,法国历史学家弗洛朗·凯利耶写了一本《菜园简史》,试图从数百年的菜园发展入手,来洞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生活。他希望通过菜园子的发展史,向我们展示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解释一种理想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秩序。为了让这本书妙趣横生,令人津津乐道,作者至少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努力,来深化其故事性与传奇性。

首先,作者从文学角度,为《菜园简史》织入美妙的金线。早期的欧洲菜园一般由女性来打理,当时,如果是贵族男性特别热衷于园艺,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菜园里,他是会有一点羞愧的。莫泊桑在1883年写了小说《一生》,主人公德·拉马尔的子爵亲自管着四大块菜地,但干那些农活似乎与他的贵族身份不符,于是他时不时地强迫他的母亲和姨奶奶前来挖地、浇水、除草和移栽秧苗,仿佛她们是他雇来的女工。这种男性对长辈女性的驭使,在莫泊桑笔下充满了讽刺意味。著名的剧作家莫里哀也在他的小说《埃斯卡巴雅伯爵夫人》中,嘲讽了没文化的伯爵夫人,夫人收到了一篮曲意逢迎者赠送的菜园香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果篮附赠的便条上充满嘲讽地写着:“这篮没有熟的梨子,又青又硬,就像夫人的铁石心肠。”可笑的是,伯爵夫人并没有读出文字的嘲讽语气,居然认为“敬献水果,颇合上流社会的礼仪”。通过小说片段的绝妙引用与渲染,作者向我们提供了一种真实的菜园劳动面貌,以及贵族与平民、男性与女性,长辈与晚辈在菜园子里的较量,充满了内心戏与戏剧张力。

其次,作者尝试从艺术的角度,为《菜园简史》缝缀绚烂的蕾丝图案。作者引用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重量级艺术殿堂中涉及菜园的名作,来生动细腻地佐证菜园的发展史。精英阶层精心构造的果蔬园,留下了精妙的素描作品、铅笔画与版画作品。证明当时的菜园子遍布法式古典园林的细节,安排有细砾石小径和花坛,整体布局对称、有规律,一些菜园中还会安放水果和花园女神波摩纳和植物之神凡尔坦的雕像,讲到这里,书页中突然插入了一幅现在收藏在法布尔艺术馆的美妙油画,在油画中,美丽的波摩娜撑着一把小洋伞,穿着橙红色的低胸长裙,搂着一篮子水果,与化身老妇人的植物之神凡尔泰亲密交流,两人之间的温馨气场,犹如祖母和孙女重逢,这幅油画充分证明了在当年,果蔬园是何等的风雅之地,人们不仅在这里种植、收获,也在这里相聚、野餐、喝茶。著名画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在他的布面油画作品中,甚至尝试将菜园出产幻化为绅士的肖像画。他的一幅《四季·夏天》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在画面中,麦穗构成了男士的眉毛,多汁的樱桃和小蒜头构成了他的眼珠和眼眶,生瓜构造了他的鼻梁,樱桃排布了他的丰润嘴唇,而豌豆构成了他的贝齿,丝绒质地的大桃子变幻为他粉色的苹果肌……瓜菜们别致的轮廓、各异其趣的质感以及水光潋滟的色泽,都将生发艺术创作的无尽趣味。

第三,作者还尝试从文化的角度,为《菜园简史》这本书修剪出精妙的轮廓。譬如,作者趣味横生地讲述了菜园从贵族僧侣等上层阶级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师菜园”蓬勃发展。在当时,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无论男校或女校,菜园都成为了老师们进行教学实践的好地方,老师带领学生在菜园里唱歌,听写,背书,做语法和词汇练习,上直观教学课和地理课,写生、画水彩画。菜园可以体现老师循循善诱的各种正面价值观,比如勤劳,整洁,细心,节俭,卫生,顾家等等。而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期间,工厂管理者在工人宿舍旁边,为每家每户配备了一块小菜园子。这种社区园圃简直是“家庭疗养院”,它让工人们从当时脏乱的住所、噪音骇人的工厂或者采矿厂等工作环境中抽离出来,恢复对美的感知力。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有谁会预料到,在疫情开始后,菜园又得到了真正的复苏呢?在法国,拥有七八千名忠诚会员的“苹果咀嚼者”,不仅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苹果,还尝试重新嫁接与优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古老苹果品种,以便让未来的果树变得更耐寒、抗病、口感更好。总而言之,在社区里,与长辈及孩子们一同动手,种植古老品种的蔬菜和水果,如今又成了新时尚,因为,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纯真味道,正是我们童年的味道——爷爷的菜园,老家的酒窖,奶奶做的南瓜饼和苹果派,从来都是最好的疗愈品。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菜园子这个从人类定居以来就伴随我们左右的老朋友,依旧代表着一种自然诗性的生活方式,还承担着现代生活中维护社群,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空间的功能,它散发无穷的美感,理当有光明的未来。

2022-12-2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612.html 1 3 菜园子的浪漫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