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广玉兰

我爱南通话(二)

□陶国良

“的”,读音的确不一样

“的”,可作名词,也可作结构助词。“的”在南通话口语读音是多种多样的。

“的”作名词时读若“滴”,如:成语“众矢之的”“一语中的”。这里的“的”指关键、要害。近年来出现的新词“的哥”“的姐”“打的”,这里的“的”指的是出租轿车。

“的”与“确”可以组成表示肯定的副词“的确”,也读若“滴”。如:佫个人各方面的确老好哩/小明的确蛮有才哩。新词“的确良”就是用“的确”来修饰涤纶面料的新词。南通话中还有用“的”重复使用来表示十分肯定的副词,如:佫桩事他做得的的确确不错/房子装修得的的刮刮漂亮等。

“的”作结构助词时,其读音由于受到前字有无韵尾的影响,因而读音也就不一样了。

“的”的前字韵母无韵尾时,读若“哩”,轻声。如:蛮好哩东西/出丑哩事/上路子哩人等。

“的”的前字韵尾为鼻化音时读若“尼”,轻声。如:认真尼样子/球是圆尼,桌子是方尼/小李是个缠蛮尼人等。“的”的前字韵尾为后鼻音的也读若“尼”,如:枣儿红尼外套/干净尼衣裳/外出寻尼钱家来买房子等。

“的”字前字为入声韵尾是喉塞音时读若“滴”,如:五颜六色滴气球/他回答滴问题很好/你说滴话是马后炮/会哭滴伢儿多吃奶等。

“的”读音多种多样,一方面是方言本身音韵变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南通人有自觉遵守语音变化规律的天赋。

“侯”和“猴”

“侯”,《现代汉语词典》读hóu。南通话读若“侯”。南通话中的“侯”起初指儿子,如大侯/二侯/桃侯/炳侯。后来又把女孩子也称“侯”,如芳侯/如侯/珍侯/群侯等。把儿女称为“侯”,叫起来顺口,听起来亲切。这是在南通地区诸多方言中所特有的称呼。

南通人为什么要把子女称作“侯”呢?在古代,侯为封建爵位的第二等,也指达官贵人。中国古代封建割据,诸侯各占一方,有地有权有势,社会上称其为“富侯”。而广大贫苦农民则沦为“穷侯”了。南通原为海边一隅,由于长江和黄海的共同作用,慢慢地长成一个沿江靠海的冲积平原。从各地来南通沿海沿江开发种田的穷人们心中向往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地,同时也期盼子女能成为将来有地有钱有权有势的“富侯”。这一特殊称呼反映了南通人内心想富盼富的强烈愿望。

另外,在启海一带还爱称活泼可爱的小孩儿为“猴子”(一般指男孩儿)。由“侯”到“猴子”,是一种词汇内涵使用的延伸。

2022-12-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704.html 1 3 我爱南通话(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