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广玉兰

文章不老借诗心

——王蓝青的剧作与艺论

□李建东

王蓝青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而他中岁习书,斩获成就的故事,往往被人称道。用王蓝青自己的话说:“回想我70余年的人生之旅,每前进一步,总有亲人和师长的提携和搀扶。倘说知恩报恩,恐怕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相思螺〉后记》)1957年,中学毕业的他,奔走于水利工地,编刻油印小报《河工快讯》,兼任分管水利工作的范副县长的“随身秘书”;1960年,由海门县文教局推荐进入江苏戏曲学院编导专业;1963年,分配到南通专署文教局剧目室;1983年,赴上海戏剧学院师从余秋雨;1989年,任南通个簃艺术馆首任馆长。职业与环境催进他将青少年时代就爱好,并已打下扎实基础的书法重整旗鼓。之后,始向书法偏移。1993年,参加北京中国书协培训中心高级班,两年后进研修班,赴青岛中国书法进修学院深造;多次参加国家级书法征集与竞赛,并于2009年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看似有很多机遇,其实这些都与作者的“前期”功夫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蓝青创作了现代京剧、山歌剧、歌剧、独幕剧、电视剧等多部。其中,《相思螺》是他的代表作。王蓝青在构思、写作及修改这部描写海匪题材的现代京剧时,曾多次采访有关海防团长在掘港一带收编海匪头子的故事。即便有传说和故事原型,如何既不拘泥于本事及后来漫漶出来的各种口头文学,又尽力区别于为数不多的相似题材,而成就这部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品呢?他领略这一点后,思绪豁然开朗,灵感勃发,笔下携带风雷,提炼出女共产党员隐蔽身份闯入被海匪占据的小岛,经过曲折细致的统战工作,说服海匪共同抗日的情节主线。视角独特,传奇色彩浓烈,人物个性鲜明。该剧由当时的南通地区京剧团排演后,受到江苏省文化厅戏剧作品评审组的好评。此剧主要围绕海云以原“情哥”申二豹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的纠葛关系展开。正如女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高声唱道:“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莫要悲。为求亲娘得安康,望你们快举义旗踏浪归!”

王蓝青的小戏写得同样玲珑剔透,别有风情。独幕喜剧《高抬贵手》,只有四个人物,却在方寸之间,对于如何分配到“福利房”,展开一场紧张而又充满误会和悬念的较量,富于人情味儿与时代感。

艺术评论,也能显示王蓝青从表演艺术向抽象艺术转变的语言与思辨功底。《莎士比亚——世界文化的巨人》一文,肯定莎翁“与希腊的荷马,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被西方文艺评论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而且,“在英国有个比喻,宝石虽宝贵,明珠价更高,哪怕拿王冠上最大的印度宝石(印度曾是英帝的殖民地)来换取莎士比亚这颗明珠,也决不交换”。在《浅谈话剧中的哲理思考》一文中,提出了话剧艺术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前一段时期,话剧界出现了‘思考大于欣赏’的新理论,其意思是:一切思考皆大于艺术欣赏活动,这就把思考的作用强调到一个很不适当的位置。事实上,思考是建筑在艺术形象基础上的,没有艺术形象作为欣赏的支撑点,思考就失去了依傍,因此,思考不可能大于欣赏。”通过推证,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王蓝青性格的底蕴是温和而善于交融协调的。在上文论述中保证“思考”的独立性这一方面,引出另一位备受戏剧界青睐的“大人物”布莱希特。他是世界上尤为注重戏剧哲理化的戏剧家。他曾说过“在欣赏中思考”,要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琢磨形象时,保持清醒的理智,让理性的思考,不时打断感情的共鸣。这就是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戏剧理论。王蓝青是较早践履这一观念的剧作家。再如他在《王个簃书画艺术纵横谈》中,对个簃绘画概括切中肯綮:“一般讲,画家中青年时期易出力作,而晚年往往能出极品。个老在生命的最后三年,以心作画只求神韵。笔下之物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

谭艺论人,与王蓝青的剧作家身份有关,当然也与他善于观察人、品鉴各色人情世故有关。在《余秋雨初次来通讲学琐忆》中,谈到1984年3月,他陪同余秋雨游狼山。余认为“狼山”之名有些“野拙气”;对骆宾王客死南通,质疑为“也许是历史的误解”。其中有一段评论挺有意思:“当年的余秋雨还不是教授,仅是上海戏剧学院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谁知自其登狼山,写出‘美文’之后,他便‘青云直上’晋升为教授,一跃成为誉满海内外的著名文化学者。”此种感叹无加修饰,透着性情中人之另一种“真实”。其实人之际遇与人才奥秘并非复杂:余秋雨写出了“学者散文”《文化苦旅》;“学者散文”《文化苦旅》成就了余秋雨。在王蓝青眼中,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仅是才华、能力加上际遇罢了。就如笔者读其文、观其人,总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精神。正是:“何期星月耀高岑。相入将出又忆君。江海螺深无怨泪,氍毹帐乱有佳音。毫坚难掩是非辨,水暖偏劳善恶分。宵旰披衣寻梦寐,文章不老借诗心。”

2022-12-23 ——王蓝青的剧作与艺论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705.html 1 3 文章不老借诗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