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外地来打工不容易,多亏了市建管处帮我们要回了血汗钱,可以安心回家过年了。”昨日,南通某工地工人翟修传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记者。元旦、春节将至,农民工欠薪问题进入易发高发期,市建筑工程管理处积极探索出了依法根治欠薪工作的新方法。截至目前,共成功调解处置农民工欠薪案件778起,已为2852名工人追回工资待遇5763万余元。
全程跟进 快立快处
工人投诉难“发酵”
今年5月,翟修传和十几个兄弟到市区一房建项目工地干活。“刚开始基本工资都是按时发放,可一个多月后,工地停工工资也停发了。”翟修传意识到问题后,回想到工地门口张贴的维权电话,第一时间向南通市建筑工程管理处投诉。市建管处根据双方提供的线索在一个月内要求用工单位支付了工人们的工资。
“我们设立了专班,设置了网格员,安排专人全程跟进处理每个案件。”市建管处副主任张楠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案件处置效能,市建管处坚持谁接收谁负责、即报即转、尽快答复;建立非工作时段值班制度,安排值班手机24小时专人值守,接诉后第一时间处置;必要时到现场调查取证,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确保各项投诉处置的常态、及时、有效。
“工地现在流行着‘两码’,工人基本都知道‘通安码’和‘安薪码’。有了‘通安码’,工人就不要追着班组问工资什么时候发、发多少了。”张楠说道。为了降低工地工人管理难度,市建管处在各个项目推行“通安码”,可查看工人的实名信息、身体健康状况、培训教育和工资情况。为了进一步畅通欠薪举报投诉渠道,市建管处还要求各工地主动发布欠薪投诉窗口信息,推行微信端建筑领域欠薪线索收集小程序“安薪码”,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处理机制,争取“将纠纷在项目上解决”。
专人专管 专款专用
工人工资有保障
“我们一进场就与劳务公司签订用工合同,开始实名制考勤。每月初班组统计工人上月考勤天数,每月15号左右全额发放工资。”某工地现场施工员潘俊杨已在南通元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作四年多,从未被拖欠工资,“这都得益于企业用人制度规范合理,将工人工资发放放在心上。”
“我们在各个项目上都设立劳资员,配合劳务公司劳资员完善用工资料、签订用工合同、核对考勤、参与工资发放等工作。”南通元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园园告诉记者,根据市建管处要求,公司每个项目都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每月将工程进度款的20%打到农民工工资专户上,专款专用,确保工资按时发放;与劳务公司合作,专人专管,建立劳动用工专项管理制度,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据介绍,为了监督企业用工行为、挖掘根本问题,我市建立了南通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截至目前,我市房建和轨道工程实名制登记项目数1137个,已实行实名制考勤管理的项目1137个,项目考勤覆盖率100%;已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1121个,专户覆盖率98.59%;已委托银行代发工资项目1090个,覆盖率95.87%,三项数据较去年都有显著提升。“信息平台通过与银行系统的对接联通,可以查询各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账号及转入、拨付流水,可比对工人的考勤信息与工资发放情况,如发现企业有欠薪情况,可及时向在建项目发出欠薪预警。”张楠说道。
拓宽渠道 强化惩戒
工人维权有“出路”
目前,除了来访和电话投诉外,市建管处受理投诉的来源有国家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省市12345热线、阳光信访等多种渠道。临近春节,市建管处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了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建筑工地劳动用工管理情况,加强欠薪预警监测和智慧监管;在各项目工地张贴维权信息牌和宣传海报,增强建筑工人维权意识。
“我们在接到投诉后,会第一时间向双方核实考勤表、工资表和用工合同。而那些为抢工期‘两表一合同’一样都没有的工人,‘维权之路’就颇有难度。”张楠表示,“我们会与人社、住建等部门协作,按照市场行情调解后,要求用工单位支付这些工人合理的薪资。”而后还会对查实有违法行为的企业开出整改单,甚至进行行政处罚。
近年来,市建管处加强对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责令限期整改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改的,依法严肃惩处。对可能涉及恶意欠薪的,及时报送人社、公安等职能部门查处,使欠薪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为此,市建管处向广大建筑工人发出提醒:工人进场后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实名制登记;每月工资表签字时注意查看“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平时要重视证据收集,保存好“两表一合同”;掌握维权投诉渠道,遇到纠纷无法解决时及时联系主管部门。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