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年终总结岂可“总而不结”

□陈林

再过几天,2022年将画上圆满句号。时下,撰写年终总结已成为单位和个人的必备“套餐”,而成绩和不足便是年终总结中缺一不可的两道“菜肴”。

然而现实中,这两道“菜”在制作过程中“火候”过了、“味道”变了。比如,有的单位与个人喜欢拼拼凑凑过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总是拿过去的模板套一套框架、改一改数据、晒一晒成绩,看起来费了功夫、变了样子,实则“新瓶装旧酒”;有的对成绩“浓墨重彩”大说特说,谈到问题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无关痛痒浅尝辄止;有的一篇稿子用几年,问题却是原封不动摆在那;甚至有的虽然点到了问题、找到了症结,但是在具体落实整改方面“雷声大雨点小”,止于“山腰”,不见“峰顶”,久而久之问题“堵车”,矛盾“堰塞”,这不仅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影响了党和事业的行稳致远。

“寻”是前提,要明确问题方向。只有找准问题,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年终总结形神兼具。要借助巡视巡察、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性“扫描”自身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是否存在苗头倾向性问题,做到深查细照、心中有数。要乐于放下身段、走进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异见”和意见,从中发现与上级决策不符合、与基层实际联系不紧密、与群众期待不相适应等问题,让群众当“考官”、做“裁判”。既要深研细究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对标对表、真学真信中确保执行不走样、不变通,也要走出位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多沾“泥土”与“露珠”,多流“热汗”与“泪珠”,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一线实地蹲点、现场调研、“望闻问切”,才能更直观深入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总”是关键,要树立问题意识。撰写年终总结,根本目的是查找和解决单位、个人自身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切入点落到问题上,确保不“掺水分”、不“打摆子”、不“装样子”。要联系工作实际、政策实情谈出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理性认真看待,实事求是对待。问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实,力求一五一十、原汁原味罗列问题清单,切忌张冠李戴、以假乱真。

“结”是根本,要注重闭环处理。对待查摆出来的问题,不能止于一查了之,也不能弃之如履,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对事关全局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竿子插到底”,以钉钉子精神盯一件干一件、抓一件成一件,采取一系列精准有效、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确保问题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不留死角和盲区,对一些暂时解决不了的、需要长期统筹的难点堵点,也要分类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要经常回头看,既要看个性问题,也要看共性问题,既要对照看整改落实,也要注重发现新问题,既要看单位部门整改成效,也要看党员干部个人执行的现实表现,真正把合格合规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标准划出来,把党员先锋的形象树起来。

2022-12-2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0995.html 1 3 年终总结岂可“总而不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