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谔
周庄扬名天下,是因了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婺源的驰名是因了1987年香港摄影师陈复礼以婺源油菜花为题材创作的组照《天上人间》,获得国际摄影金奖,遂让“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婺源走进了大众视野,并赢得“中国最美乡村”之誉。
那天我们登篁岭、爬石城,看层林尽染,赏粉墙黛瓦马头墙,面对“天然一幅水墨画”,却怎么也激动不起来。同行的范教授也有同感。思考其中缘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样的画面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产生了“审美疲劳”。记得一港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老婆是很漂亮,但天天看,看了几十年,就是对着天仙我也会发闷的。”爱情和婚姻都要有新鲜的内容加持,艺术欣赏也是如此。
这样就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艺术创作一旦完成,所谓的“新内容”便只能拜托欣赏者通过联想、诠释、发挥、挖掘、想象等手段去完成,这无异于要求欣赏者也参与到作品“后期”的创作中来。欣赏者的水平固然有高有低,但关键还是在于作品本身为欣赏者留出了多大的“再创作空间”。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穿越了一千三百年的烟尘,吟之咏之,不觉其旧,那夜半的钟声,悠扬不绝,一次又一次走进我们的梦乡。写楷书作品,最易千字一面,但魏晋时期“二王”的小楷,唐代颜真卿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让多少人百看不厌,常学常新。唐代画家韩幹创作的《照夜白图》,画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四蹄腾骧,仿佛能听到马的嘶鸣之声,今天欣赏,仍觉鲜活!
这些艺术作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
艺术之真非生活之真,更不是对实物的“写真”。不经艺术家“心化”的形象,构不成艺术形象。写真式的作品,有轻松吸引大批观众的长处,但也有多看生厌的短处。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永葆新鲜,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只摄取生活中最为生动的某个时刻、某个“侧影”,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有显有隐,有繁有简,给欣赏者留下了寻绎、思考的线索和驰骋想象的空间。
欣赏写真式的作品,就像看一张人的经络图;而有余味的作品,就像风起云涌时形象随之万变的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