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会元口述 杨建彬、金茂娟整理
1958年7月,南通地委作出“奋战一冬春,根治九圩港”的战略部署,11月工程全面开工。南通、如皋、如东三县10多万民工奔赴九圩工地。当时只有18岁的我,响应号召,自始至终参加了九圩港的开挖。
回想60多年前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场景,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
那时候,我们刘桥公社第九工区的好几百个民工开挖的河段是陈桥公社8大队的朱家祠堂,战线长度30米左右。早上天还没有放亮,嘹亮的起床号就吹响了,民工们就纷纷进入工地,为了赶工期,下雪天照常进行;薄冰天气照常进行,唯有下大雨才会稍作休整。
从西到东,40多公里的工地上红旗招展,大喇叭里的歌声、加油鼓劲声、民工的号子声连成一片、热火朝天,使人热血沸腾。整个河段上一眼望不到边的茫茫人海,在河段到两岸的积土堆之间穿梭,只有这时候,才会知晓什么叫“人海战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开河工地,一台台挖掘机挥舞着机械臂,将一摞摞泥土倒入运输车内,再徐徐开走,显得轻松自在、游刃有余。然而,人工开凿的九圩港却是天壤之别的两码事。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支前民工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那么,九圩港的开凿则是民工们一块垡头一块垡头地挖掘出来的!
运土工具
那时施工没有任何机械,劳动工具仅有扁担、泥络儿、大锹,运送土方几乎是肩挑。考虑到上层土比较结实,我们刘桥这一带的民工别出心裁,试着用“四轮平车”运土,就是在地面上铺设轨道,铁轨镶嵌在约10厘米见方的木板上,一段轨道2米长,一段一段地连接起来,让底部装有滑轮的竹筐(一个工区好几十个竹筐)在轨道上人力驱动,轨道两边依次站着一长溜民工,大家流水线式地将挖出的泥垡头抛入筐中,将土送到200米以外的积土堆上,土堆上专门有拉土的人接应。其实,这仅仅是解决了一时的压肩之痛,运土效率一般。
中层土因为含水量大了些,河坡也陡了些,四轮平车无法翻越,就用木制独轮车推运,积土堆高了,独轮车驱不上去时,土堆上的人用带钩的绳子使劲地往上背。独轮车无法行走时,依然是肩挑。
那时,农村木工几乎都去了九圩港工地,专门制作和修理四轮平车、独轮车,这样,做的做、修的修,全力保障运输工具的正常、连续使用。
底层土因为河坡更陡,且含水量大,水汪汪的,只能用泥络儿一担一担地往上挑。特别是挖到深处,从河底到积土堆运距最短二三百米,落差七八米,民工从河底挑一百多斤的担子,爬三四十度的坡,运送到指定地点,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结龙沟”时,水层较深,球鞋固然不好穿,胶鞋也派不上用场,只有赤着脚干!
如东县的民工们,好多是用耕牛拉运土车的,尽管给耕牛增加了棉籽饼之类的精细饲料以增强体能,但终究敌不过长时间超负荷运作,往往是耕牛来的时候膘肥体壮,工程尚未结束已是皮包骨头……
民工伙食
属于一等劳动力的青壮年人几乎都得去开河工地,工程需要的粮草,由生产队用船只运送。
刚开始的个把月,民工们的基本口粮按每个民工一天供应1斤12两(十六两制,相当于现在的1.7斤)的粮食计划,后来因为供给不上,缩减到每天1.2斤。早上和晚上在指挥部吃饭,中午饭是伙食房的人员将饭菜送到工地,民工们坐在扁担上现场就餐,只能是麻萝卜汤、大头菜汤、白菜汤之类的素食,一个多星期才能开一次荤。所谓开荤,就是从生产队畜牧场宰一头猪送到工地,一个民工差不多半斤的样子。高强度的劳动,油水又十分轻淡,晚上四两粮的饭实在吃不饱,无奈,民工们在前往工棚睡觉的路上,从邻近生产队畜牧场种植的萝卜田里,悄悄地挖几棵,用稻草擦掉表面的泥土,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整个一冬,那大片的萝卜就被挖得所剩无几了。有的民工觉得肚子实在“寡”了,偶尔在晚上收工后从工地步行回家想捞点“外快”。可那个时候,生产队正是吃食堂的年代,都是供给制,家人本身就难以填饱肚子,只有家里人从牙缝里省下点粮,才能圆一回勉强饱一餐的奢望,豆饼团、榆树叶团、黄玉米蚕豆叶团、兔儿草,这些纯粹的猪饲料,在那时却都成了人们的充饥食品。
民工帐棚
工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兵团式作战,团与团、营与营、连与连展开土方竞赛。从早晨的起床号直到太阳落山,高强度劳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每个工日得完成两三方土。因为工地距离家乡有10多华里路程,只得住宿在工地的临时帐棚内,帐棚是用稻草鞔起来的,三四十个人合住一座,里面悬一盏美孚灯(马灯),稻草打的地铺,直接铺在地面上的稻草,经历了一个冬春,便有些霉烂了。帐棚外放置一只粪桶,用于民工们夜间排尿。同期去的女民工被安顿在一座水车篷内,周围用枉帐一围,就算是居所了。
我听几位参加九圩港工程勘测的水利员说,开挖九圩港是南通解放后第一大水利工程。该河原为明隆庆元年泓沙形成的小港,弯弯曲曲,容蓄量很小。根治九圩港,实际上是重新开挖一条规模宏大的河道。西起长江边,东至如东马塘镇,全长46.62公里,设计河底宽30—200米,挖深-2.0米,边坡要达到1∶3—4,河面最宽处达300多米,窄处也有100多米,在开挖河道的同时,还要在九圩港口建40孔总宽达236.55米的大型水闸,全线建造数十座跨河桥梁。一个冬春要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简直不可思议。
经过10多万民工长达7个月的浴血奋战,至1959年6月5日拆坝放水,九圩港开挖工程如期完工,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啊!
我今年82岁,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民工付出的太多、作出的牺牲太大了、可歌可泣。虽然饱受了困苦和艰辛,也值得。因为解放前,南通水利基础条件差,虽滨江临海,但常受洪涝灾害侵袭。特别是九圩港沿线地区,十年九灾,不是旱就是涝,遇上大雨,田野里可撑船;遇到干旱,玉米、大豆大部分枯死,人们饱受的灾难之苦一言难尽。自从有了九圩港,我们这一带,可就是旱涝保丰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