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广玉兰

南黄海新年印记

□一丁

“海气江声入望偏,平沙浅渚杂人烟”,这是清人佘仪曾《掘港场春词》中的句子,描写的正是南黄海之滨的风物。

南黄海的新年是带有海味的。腊八节刚过,大街小巷就被各种车子塞得水泄不通,叫卖声连成一片,这是乡下的情形。城市则像是烧开锅的粥一般沸腾着,车水马龙人如织。

这时如果能飘点儿雪的话,就更妙了。天不负人,果然飘起雪来。雪花不算大,但终归是雪啊,慢悠悠地飞舞在空中,就像老街人的生活节奏一样——慢。

南黄海的新年也被这个“慢”字主导着。车子排起长龙,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开不动。即使开得动,依旧还是慢,驾驶员仿佛在打瞌睡。行人三五成群,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像是在挪。他们并不着急,而是在漫游,漫游在人间烟火中。

海风吹来了,带着海味鱼腥味、海菜味、海蟹味,以及各种海产品的味道夹杂其中。海风也慢慢地吹着,并不急躁,它们在这里已经吹了千百万年了,并不急于这一时。

“海气江声入望偏,平沙浅渚杂人烟”,这是清人佘仪曾《掘港场春词》中的句子,描写的正是南黄海之滨的风物。人们迎着海风置办年货,大箱小箱大包小包琳琅满目,堆满了汽车的后备厢。年货最热门的要算鱼鳖虾蟹,海带、紫菜随处可见,每当渔船进港的时候,海货齐聚的盛况,让人们惊喜。此时,如果你到小洋口或者到刘埠去的话,迎接你的并不是渔人们,而是成排的密密匝匝的海船,渔民们无暇顾及来参观的人们,他们正忙着卸货。食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各种商贩更不必说了,他们早早在码头等候。那些渔船一字排开,鳞次栉比,有的刚刚返港,有的正要出发。国旗高悬在船头,迎风招展,红红火火的中国年在这南黄海之滨有别样的热闹。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每当这时,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融入节日的氛围里。这里教育事业兴旺,每年为全国各大高校输送大量新生,为国家贡献着高学历的人力资源。南黄海的人们自豪于教育成果。这里“每年考出去一火车,回来的只有一卡车”,有人开玩笑地这样说。于是,南黄海的学子遍及五湖四海,他们从海边走出去,在春节之际归乡,让这里的人口一下子多起来。路上成了汽车博物馆,几乎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车牌,天南海北的如东人齐聚黄海之滨的城镇里,共迎新年。

新年的确是要迎的。腊月廿四开始“掸尘”,过后便“忙年”,杀猪宰羊、起沟捕鱼、蒸馒头、捣年糕、酿酒,农家小院里热气腾腾。人们认为春节吃“福菜”,幸福常在,于是家家都要炒“福菜”。将各种蔬菜炒熟混在一起,可谓群英荟萃,蔬菜开会,很有特色。

“检点银钱上市廛,买香买烛买神鞭”“磨屑归来忙整夜,麦蒸馒头米蒸糕”,这是清人刘瑞挺关于掘港风俗的描写,真是恰如其分。忙年的日子里,人们很早就思量买点什么,做点什么,准备约亲朋好友聚会。南黄海人的生活节奏虽慢,但却是爱热闹的。大街小巷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而且有各种迎新年的活动。写春联的挥毫泼墨,送戏下乡的舞动在台上,人们共迎新春,忙得不亦乐乎。至于商家,更是大显身手,拼命吆喝。在我的印象中,人们对于财神似乎情有独钟。每年正月初五格外热闹,店家更加热衷。人们用隆重的仪式来度过这一天,期待新一年生意兴旺。

对于外地人而言,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十几个新春佳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皆如此。我想这南黄海的新年的确是有些风味的,今年更加特殊,尤其是在经过三年疫情之后,人们不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更加活跃。因而这个春节似乎更有特别的意义,愿天下充满快意,愿人间幸福美满。

2023-01-2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3477.html 1 3 南黄海新年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