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广玉兰

参观刘瑞龙将军故居

□丁红

年初二早晨,我冒着细雨,去南通大学附近拜访一位春节前刚乔迁这里的老友,我拒绝了他的家宴,匆匆地告别了老友,因为我要了却一桩多年的念想——参观刘瑞龙将军故居。

从崇川路沿星城路,来到世纪大道,陆洪小镇就在眼前。据指路牌,我很快来到刘瑞龙将军故居门前,经修缮的革命家故居,十分整洁,但仍体现出上世纪初南通沙里小镇民居,低矮、紧凑的小四合院特色。

当我进入前厅,左前靠背墙是一张上世纪农村常见的贮粮食的卧式柜,也可铺上被子作床铺用。左耳房陈列着上世纪常见的农具和手工纺纱机等。因为刘瑞龙将军刚出生70天,父亲就病故了,孤儿寡母生活十分窘迫,刘母靠租种几亩薄地,夜以继日地帮人家纺纱,维持母子二人生活。生活再困苦,刘母坚持送儿子去读书识字。老太太还在天井的水井边上种上蜡梅一棵,教育儿子要像蜡梅一样,越是在酷寒中,越要绽放光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右耳房陈列着将军及子女一九四九年后回老家探亲的照片,以及赠张爱萍等将军的诗词画对;最显目的是将军教育儿女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示儿诗。越过天井,进入正堂,正堂中间的普通小方桌,是刘将军少年时代,读书、写字的地方,左厢房是刘母的卧室,右厢房是刘将军的卧室,狭窄的单人架子床,破旧的防风灯,也只有一块小小的墨砚,使这间再普通不过的房间,散发出了文化气息,体现出刘将军少年时代,生活虽艰苦,仍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精神。

当我来到刘瑞龙将军事迹陈列室,从前言中了解到,将军自14岁进入南通师范学校读书,寄宿表兄家,在表姐夫恽志强(革命先烈恽代英胞弟)的引导下,通过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认识到只有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全国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在学校中,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反饥饿、反剥削等活动,并加入了共青团组织。通师毕业后做了小学教员,但以教师职业作掩护,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通师支部副书记,在通师扩大党组织队伍,并带领学生积极分子去工厂、农村组织办免费识字班、代写书信等活动,在工人、农民中宣传党的宗旨,培养党员骨干,启发工人、农民起来推翻反动势力。

展厅四周的墙上布展了刘瑞龙将军自1928年至1988年六十年间不同时期革命活动的照片及介绍。展柜上还展出了刘将军解放后在国家农业部任副部长时的手稿和文集。1928年春刘瑞龙将军任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兼城区区委书记,开启了他60年职业革命家的生涯。1930年,20岁的他在上海江苏省委工作,在周恩来、陈云等老革命家的领导下,刘瑞龙和李超时、何昆、张爱萍等同志在苏北创建了土地革命时期诞生在江苏境内唯一的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十四军,刘将军兼任南通特委书记。由于武器上的悬殊及国民党的残酷镇压,最终失败,但他们在苏北撒下了一片片革命的火种。1933年刘瑞龙到川陕革命根据地,任29军政治部主任,参加巩固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踏上举世闻名的长征。1937年夏,经历了史上最悲惨的征程——西路军西征,惨遭失败后,绕回到达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央安吴青训班教务处长,培养了成千上万抗日军政人才。1939年跟随刘少奇来到新四军与八路军的接合部淮北,任苏皖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组织发动群众抗日。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瑞龙将军任苏皖边区行署主任,组织群众反顽、抗日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在解放战争中,刘将军也担任重要职务——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兼政委,为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解放大上海战斗的后勤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瑞龙将军离开军队,先任上海市委秘书长,后转入农业部工作,因而错过了授将军的机会。但他真是卸甲归田,他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任常务副部长多年,亲手起草了《农业八字宪法浅说》,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88年,刘将军已78岁高龄,他虽卸任了部长一职,但仍十分关心农业科研,在广州参加全国农学研究会时,因过度疲倦,突发心脏病而与世长辞。刘瑞龙虽未被授予将军称号,但他在南通家乡人民心中仍是位一心为民、为国家的,铁骨铮铮的将军。

当我走出展厅来到天井,只见刘母当年栽种的蜡梅树,朵朵蜡梅迎着寒风,争相绽放,伏满枝条,散发出阵阵幽香。刘母当年的心愿在刘将军这代实现。都说将门出虎子,由于刘瑞龙将军的言传身教,刘将军的儿女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特别是二女儿刘延东,官至国务院副总理,在更高的位子上为人民服务。

回望刘将军故居,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高德已逝,风范长存。

2023-01-2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3478.html 1 3 参观刘瑞龙将军故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