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倘若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促进其在人口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人口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培育多层次复合人才,有助于在人口负增长的应对中贡献出一份力量。进一步来讲,站在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如何整合优化人工智能与人口发展,协同二者的制度和服务体系,探索以人工智能战略为基础,整体促进人口发展战略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着眼未来,应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以及我国人口发展的规律,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社会科学体系。人口发展是动态的、发展的,要理性思考人口发展与技术的关系,把握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人口发展的创新融合。
——经济日报《用人工智能激发人才红利》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泥河湾等19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琉璃河等32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这彰显了我们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还需要持续发力、善作善成,确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在保护上下功夫。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另一方面,应在活化利用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为考古遗址公园注入蓬勃生机。
——人民日报《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北京市今年将全面推进“无界公园”建设,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园围栏、围挡,增加步道、文体等便民设施,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所谓“无界公园”,顾名思义就是拆除了围墙的绿色公共空间。拆除围墙,不仅让公园变身24小时开放的绿色会客厅,而且将园内的自然气息、人文氛围、艺术风情深深嵌入居民生活圈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界公园”拆除的是物理隔断,联通的是现代生活与“田园牧歌”。提升城市治理,注重理念情怀是一方面,实现有效管理则是另一方面。早在试点之时,就有人担忧“无界公园”会带来安全与管理上的挑战,但一年来平稳运行的实践证明,市民文明素质的“有谱”完全能够支撑起公园的“无界”。物理边界的拆除也打开了人们的心理空间,随着“家门口的公园”成为现实,市民朋友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转化为认同感、责任心。
——北京日报《“无界公园”让城市与绿色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