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袁庄有个十灶园

□孙同林

近日,在《故乡风物》一书组稿时发现,如东县有不少带“灶”的地名,比如洋口镇有双灶村,栟茶镇有兴灶村,长沙镇有何灶村等等,而在我的老家袁庄镇,也有一个叫十灶园的地方。曾有人认为“灶”是古代祭祀的场合,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带“灶”地名的来历,以正视听。

从实物上说,灶,即煎盐设施。据明代史料记载,当时的盐灶用土垡砌成,支起重达两万斤的盘铁(盘铁分若干相等的三角形小块,闲时分户保管,用时共同拼装),灶台呈圆形,四周开灶门,用以喂燃柴草,每灶数户盐民轮流共煎,这种大灶效率低。到明代晚期,改用统一铁铸的小型锅,推行小灶制。小灶效率明显提高。久而久之,盐灶就有了各自的名称。盐灶周围住户渐多,发展为村庄,灶名也就成了庄名。

又据《两淮盐法制》记载,淮盐产区的盐务管理实行场、灶、总、甲的管理体制。一场有10灶,一灶有盐民20余户,数户编为一甲,数甲编为一总。“灶”由场直接管理,各“灶”的灶数是根据煎盐的需要而设置,从几十灶到几百灶不等。依此表明,灶,又指盐场的一个分支。现在如东地区称“灶”的地名,就是当年集中煎盐的地方,“灶”上的盐民称“灶丁”或“煎丁”,由他们负责盐的煎煮。为了便于盐的运输,“灶”一般都设置在河道旁边。“灶”设“灶长”和“灶头” ,地名中有“王家灶”“何家灶”等等,这些王或何即由当年“灶头”的姓所命名。

盐灶是当年盐业的最底端生产单位,各盐灶所产盐绝大部分被官府征购,此为官盐。官盐通过水路通道运往指定地点。水路运盐主要通过灶河。在如东地区,所谓灶河,即串场河上连接盐灶的支流。

由于盐的利润丰厚,历代朝廷对盐业的管理很严,为防止走私食盐,元代以后规定必须“聚煎”(集中在一起煎盐),于灶户聚煎之处设团,围墙垣(即围墙),所以元代有“垣商”之说。除官盐以外,还有私盐。私盐分私自煮盐和偷卖官府的盐两种类型。官府对食盐虽然管制很严,但一些盐民和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常常铤而走险,贩卖私盐。这种民间走私与官方管制的斗争持续不断。由此,发生过许多悲剧,如东“五盐港惨案”便是其中之一。

五盐港位于浒澪西南部与河口交界处,今属栟茶镇大窑村。早年,栟茶古串场河南有5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结伴至栟北海边各买了一担私盐,准备贩卖。五灶港与串场河交汇处的渡口,是串场河河南挑私盐者的必经之路,也是盐兵设点盘查的地方。盐兵们穷凶极恶,抓住挑私盐者非打即捕。5位小伙子挑着盐担,走小路,穿荒地,日夜兼程,这天四更天他们终于赶到渡口,却早已筋疲力尽。正当他们准备登船渡河的时候,潜伏的10多个盐兵突然窜出,将他们团团围住,抢夺盐担。小伙子们见势不妙,撂下盐担,抽出扁担,与盐兵对峙厮打,终因又饿又累,寡不敌众,五个人被盐兵活活打死。官府为了以儆效尤,对这五个私盐贩子实行暴尸三日。这个做法的结果适得其反,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后来愤愤不平的人们干脆将五灶港渡口更名为五盐港,以此悼念五位盐民的亡灵。

如今,在洋口与靖海地段,留存一至六灶的地名。这些地名从小洋口的头灶起,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一至四灶在洋口沿海,五、六灶在靖海沿海。这一带曾是港汊纵横,潮涨潮落之地,也是垒灶煎盐的理想海滩。很多年以前,不少人因为生活无着,便从内地迁来沿海,加入到盐业生产队伍之中,成为当地“灶民”。在东西六七里的滩涂上有76处土墩,其中64个墩子上住有灶民,称为灶墩,共120多户,700多人。清咸丰六年(1856)八月初的一天,海潮暴涨,少数灶墩被大潮冲垮,人亡户绝。其他灶墩的幸存者依旧以煮盐为业,并代代相传。

据史料分析,早年袁庄镇的十灶园地处南黄海的沿海滩涂,这里曾是设有盐灶的地方。不过,这个十灶,不一定专指十口灶,有可能是个概数,是盐灶比较集中比较多的地方。

十灶园,今属袁庄镇海河滩村。沧海桑田,如今的十灶园已经没有一丝沿海盐灶的痕迹,有的是学校园区(袁庄小学)的花团锦簇,有的是共富新村居民集中区的鸟语花香,有的是四通八达的城乡通道。

2023-03-3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0541.html 1 3 袁庄有个十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