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
春风煦暖,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照例前往位于海安烈士陵园的粟裕大将部分骨灰安葬处,在青松翠柏间,给我心目中的“战神”恭恭敬敬地献上一束鲜花,以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他的铜像。
眼前这座粟裕大将铜像高达4.18米,是2007年4月18日为纪念粟裕诞辰100周年而建。粟裕大将与海安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粟裕那次亲自从海安赶到淮安,召开华中分局常委会确定作战方案,就没有“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更谈不上淮海战役的辉煌。在距离粟裕大将铜像不远处,便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犹如一把巨大的刺刀指向苍穹。我不由得浮想联翩,在记忆深处搜寻战火纷飞的年代粟裕在海安的身影。
粟裕一生身经数百战,其中最令他以为自豪的就是“苏中七战七捷”和淮海战役。1946年7月,蒋介石令悍将李默庵集中12万兵力进攻苏中解放区,企图占领华中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海安。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手中只有3万余人,但他善于出奇兵、走险棋。狭路相逢勇者胜,据说粟裕属于那种有三分把握就敢上,有五分把握就敢全押的人,这一点,连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林彪也非常佩服。粟裕的制胜法宝,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但为慎重起见,他还是对着地图反复权衡固守海安的利弊得失,并决心马上跟华中分局的其他负责同志共同商定战略战术。当时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都设在淮安,距离海安三百多里,而且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粟裕二话不说,决定亲自跑一趟。他只带了一名警卫员,跳上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赶往淮安。没想到在途经建湖县的水网地带时,摩托车根本无法行驶,只好咬紧牙关在乡间小路上跑步前进。接着又坐了一段路的人力三轮车,还从水路搭了一阵小船,在距离淮安还有五十多里路的时候借到了一辆自行车,和警卫员轮流蹬踏,结果总共只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就赶到淮安。华中分局的谭震林等负责同志对他的到来都感到非常意外,同时对他身上这股拼劲肃然起敬。华中分局当即召开常委会,经过研讨一致通过了粟裕的作战方案。会后,粟裕又马不停蹄原路返回海安,拉开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序幕。
我想,这件事在粟裕的戎马生涯中,也许只是很不起眼的一桩小事,但从中足以看出他敢于啃硬骨头,又善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一代名将。
也正是在那次华中分局常委会召开后,粟裕面对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回到海安马上实行运动防御战,随后率部主动撤退,等待捕捉新的战机。在这一过程中,他创造了敌我双方伤亡15比1的奇迹。粟裕用兵,重在大局,从不拘泥于眼前的小得小失。他得知陈诚告诫李默庵“海安是战略重点,绝对不能让粟裕抢先占领”,于是将计就计,先佯装坚守海安,再主动撤出,造成力不从心的假象,最后再杀一个回马枪,让李默庵进了圈套都不知道是咋回事。
粟裕说:“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双方人力、财力、物力消长的对比,特别是人民站在哪一边,那一边最后是要胜利的,而不在于一城一地一交通线的暂时得失。”他在海安实施“以退为进”的战术,并在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战略思想在粟裕的实际运用中已臻高度成熟。当李默庵率部攻入海安,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满以为粟裕的部队已经一败涂地,可他做梦也没想到,此时华中野战军3万多人正在距海安十来公里的地方休整,以逸待劳。难怪在接下来的苏中七次战斗,乃至淮海战役中,粟裕率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毛泽东称赞他“点子多,有远见”。李默庵晚年回忆道:“粟裕卓越的战斗指挥艺术很值得总结,他集中兵力打我一点,而且有时是集中五六倍的优势。这样,我的部队就吃不消了,这样的打法确实很厉害!”苏中战役,无疑是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的杰作之一,歼敌5万余人的“七战七捷”,也就成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起点。1946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发给华中野战军的嘉奖电中指出:“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当时的《解放日报》评价粟裕:“他的军事天才和保卫人民的功绩,光辉一样地照耀着苏皖解放区。”
粟裕指挥海安战斗期间,还有一件事让我感动不已。自从那次迫不得已亲自从海安奔赴淮安商讨军情后,他深感完善无线通信部门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以省去来回奔忙之劳,还能利用技术侦查手段获取敌人情报,于是立即组建华中军区司令部情报处。粟裕不失时机地召集技术侦察人员分析形势,渗透作战意图,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准确地提供作战情报。1946年8月,海安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天气异常闷热,情报处的技术侦察人员个个汗流浃背,坚守岗位。粟裕看在眼里,吩咐后勤部门给每人发一件汗衫、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如此体贴入微的关怀,让大家更是不顾物质条件的艰苦而忘我工作,为前线作战部队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粟裕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和我并肩战斗的同志牺牲了十多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希望把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遵照其遗嘱,粟裕的部分骨灰永远留在了苏中海安,海安也将长久记住这位杰出的共和国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