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祥
朱旭东,新华社高级记者,在2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为南通鼓与呼,留下很多精彩篇章:2006年,新华社发出他采写的《当无红包医院成为“另类”》,全国13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2011年,《南通慈善双雄:一个磨刀的,一个修车的》,让南通精神文明建设中两位基层老人的事迹风靡全国;2016年,《作别疆场还故乡 我们就是您的儿》,报道如东老山参战幸存者32年如一日照顾牺牲战友父母亲的业绩,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
“渐觉新闻作品之外,还可以有其他更为丰满的叙事方式,让思想更为自由的翱翔”,正是这一份理念、执着,和他对南通的深情、厚爱。近年来,朱旭东先后推出了几部描写南通人、记叙南通事的纪实作品。其中,《脚手架上的中国》,他深情地“将焦距对准了享有基建狂魔盛誉的中国建筑队伍,对准了这支队伍中的一个英雄群体——南通铁军:引领我们走近他们,发现他们,感受他们的承受与抗争,坚韧与爆发,建设与创造……”
这是一部南通建筑铁军的拼搏简史。与以往同一题材书籍的不同之处是: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筚路蓝缕、重大项目、主要荣誉的记叙上,而是以他20多年记者生涯养成的锐利眼光,对南通建筑铁军拓荒成长的历史进行审视、思考、评判,对事件背后的人,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人的决策等进行挖掘、分析、评说,对事件的成败得失进行探究、梳理、总结。这样的叙述,让我们不仅仅读到了建筑铁军风餐露宿的艰苦、争取项目的智慧、遭遇挫折的坚韧,还读到了他们因民工身份受到的歧视、因文化低下造成的无奈、因背井离乡感受到的痛楚,等等。书中写到了“玻璃门”给民营企业竞标带来的困境、建筑企业互相担保带来的风险、“共撑一把大红伞”得来的得失(乡镇建筑站外出接活打着“南通X建”招牌),等等。甚至还写到了罢工事件、工地事故、请客送礼,等等。生活本来就是有苦有乐、有哭有笑,有“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败走麦城”,“人前风光、人后内伤”。有时候,即使走过来了,也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是对还是错”,只能靠自己去感悟。朱旭东以独到的视角、洗练的文笔,触摸了别人不敢写或者不愿写的诸多禁区话题。只有这样客观、真实的记载,才能称为信史,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这是一本南通建筑铁军的家族群像。本书“没有一位主角,没有成心构建一个高潮,而是像《清明上河图》那样,散点式的群像”。作者采访了16位南通建筑业的领军人物和省建筑业协会的一位领导。他们和书中提到有名有姓的160多位建筑人物以及成千上万没有姓名的员工,共同构成了一幅南通建筑铁军的群像。与一般读到的口述史不同的是:这些口述者虽然都是行业翘楚,但并没有仅仅沉浸在辉煌的回忆中,而是对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进行认真地分析反思、总结提炼。他们袒露自己心声,他们介绍管理秘诀、他们自曝“内耗家丑”,他们评说同行经验,他们比较江浙优势,他们瞻望行业前景,其一针见血,其坦率尖锐,简直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那些基于对人性深刻认识而设定的股权架构,那些基于对建筑工人需求充分了解而制定的规章制度,那些基于对合作方底牌研判而拟定的谈判案例,简直可以当作企业管理的“葵花宝典”研习。这些文字能够见诸于书,当然与叙述者的坦诚、见识分不开,也与记录、整理者朱旭东的创作理念分不开。他不想粉饰繁杂的生活,他不愿“修饰”别人的记忆,他是一个诚心的倾听者,他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正如《半月谈》副总编张正宪所说:朱旭东的写作“总是在日常性的采写中关切人的发展,呼应人的精神,探求人的命运,总能在平民化的白描里写出自己的本真,写出独特的风格,写出跨界的底蕴”。从朱旭东笔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群像,读者不难得出结论:南通建筑铁军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建筑行业脱颖而出,就是有一批能吃苦、肯担当、会思考的领军人物,以及这些人带出来的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建筑行业有句话:“全国建筑业看江苏,江苏建筑业看南通”。至今,南通建筑企业已夺得122座鲁班奖,总数保持全国地级市之首。自20世纪80年代,建筑业始终是南通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近年来,受外部环境、房地产行业发展与自身因素等叠加影响,南通建筑企业与全国同行一样遭遇阶段性困难。2月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建筑业发展大会,3月2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南通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在这样的情势下,读一读《脚手架上的中国》,向历史深处回望,向时代未来探寻,笔者相信,南通建筑铁军一定能蓄势再发,走出低谷,再创南通建筑业黄金时代。
(《脚手架上的中国》由南通报业图书出版中心策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