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紫琅茶座

为什么 “悲欣交集”

□杨谔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大师又究竟因甚而悲、因甚而欣,缘何悲欣交集呢?

一九四二年八月廿三,弘一大师渐示微疾。八月廿八,自写遗嘱。九月初一,书“悲欣交集”四字与侍者妙莲。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一代高僧,以此四字向世人做最后的告白,实出常人意料。

大师俗姓李,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阴历九月出生于天津。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署甚多。李叔同青少年时期即愤世嫉俗,养成反抗思想。如此一刚猛、文艺之人竟于1918年正月受三皈依,七月正式剃度出家,时年39岁。人生转弯之急,莫过于此。弘一常言,学佛是为了发愿生西,了生脱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众生作不请之友。那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大师又究竟因甚而悲、因甚而欣,缘何悲欣交集呢?

首先,他为人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八苦而悲。他劝人化八苦为八师。1930年,他写信给好友夏丏尊说:“故余虽身心备受诸苦,而道念颇有增进。佛说八苦为八师,洵精确之论也。”其次,他为民生艰难而悲。1940年,他在致胜进居士的信中说:“泉州等处,米价奇昂,每元仅米一斤,贫民苦矣。临颖不胜悲叹!”他也常为自己精力衰颓、许多事业恐不能如愿完成而悲,发出人的一生是“去去就来,指顾间事耳”这样的感慨。还有,令洞悉人性世情的他感到悲哀的是他明白自己的研究与所弘之法,少人理解,难以流通。

大师发愿弘扬佛法,脱人于迷途,救人于苦海,除讲演这一形式外,还有编辑出版著述、书法、音乐、美术、篆刻等途径,诸般劳作,有时也给他带来欣慰。1938年,他写信告诉正邦居士:“今年在各地弘法甚忙,法缘殊盛。(在安海演讲,听众近七百人。近返泉州军官来谈者甚多。)但自惭道德学问皆无成就,勉力支持,致用汗颜耳。前广洽法师所印拙书《金刚经》,所存无几。此书接引新青年致为逗机。(军官等阅此皆生善心,功德尤大。)”

大师晚年,生逢乱世,常存流血殉教之念。回顾往昔,他貌似平静,实常生悲欣交集之感。他告诫自己及他人,保持晚节为人生之至要,“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1939年2月,他在永春写信给文显居士:“近二月来,讲经、见客、写字等,身心疲劳已极,拟在此静养数月,或即在此往生安乐国耳。”1941年,他致信李芳远居士,为居士力思往非,慧根深厚而高兴,深望居士能勇猛精进。他接着诉说道:“朽人近来病态日甚,不久当往生极乐。犹如西山落日,殷红绚彩,瞬即西沉。故未圆满之事,深盼仁者继成之。则吾虽凋,复奚憾哉!”

2023-04-1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2452.html 1 3 为什么 “悲欣交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