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忆大羽老师

□康志东

几天前去看望陈显铭老师(陈大羽先生之子,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他告诉我《大学书法》拟出一期其父陈大羽先生的专刊,让我写一篇与大羽老师的交往琐记。回想起来,认识陈大羽先生是31年前的事了,他离开我们已近22年。然而,一切恍如昨日,往事历历在目。

第一次见到大羽老师,是1992年初夏的一天,那时我在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宣传办公室当主任。那天大羽老师、张杰、赵绪成等9位书画艺术家来我们学院军民共建,开展送书画到军校活动。大羽老师健壮的身躯,敦厚慈祥而有特点的面庞令我印象深刻。他虽年过八旬,一头白发,却精神亢奋,说话声如洪钟,老当益壮。

由于我从小喜爱写字画画,自认识大羽老师后,便萌生拜师的念头。不久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大羽老师家,大羽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坐定后便冒昧地说出想跟他学画画的心愿。起初以为大羽老师会嫌弃我基础差,没想到他爽快地说:“爱好画画是好事,你在部队院校从事宣传文化工作也离不开写写画画,我乐意交你这个穿军装的朋友。”从那以后,我学画画逐步走上了正轨,平时一有空就去大羽老师那儿学画画,星期天基本都在他家度过。大羽老师见我学画比较认真,也时常给予鼓励。老师赠给我的第一幅字是“天道酬勤”,要求我不怕吃苦,多写多画,多读书,多看名作,多看画展,多观察大自然。大羽老师不仅让我观摩他作画写字,有时还让我动笔,而后指点修改。此外,大羽老师还经常给我布置作业,每隔一段时间,将他的一批画作让我带回家临摹,作业完成后再将原作和临摹画稿一并带去,他一一点评。大羽老师常常告诫我,要多临摹、多写生、要练眼、练手、练心,学会取舍,心领神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羽老师不仅把我当成学生,也把我当成子女和家人。有时他休息,就让我收拾画室,他作画写字,就让我给他磨墨洗砚。他需要我帮忙就直接吩咐或写条子托人捎给我。一天,我接到大羽老师的电话,第二天上午我便去省级机关医院接他出院。到家后,他径直走进画室,抽出一张四尺宣纸,让我裁成横幅对开,我说:“您刚出院,好好休息几天再画画写字。”大羽老师没有理会,折好纸开始写字,一口气写了四首韦应物的诗,落款“志东贤弟惠存”。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写给我的,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连声道“谢谢老师!谢谢老师!”从心底里感到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回想起来,那天老师真的动情了。

大羽老师正直磊落,喜悦之时爽朗的笑声使人振奋,若心有不平之事便露情于色。他真诚、豪爽、仁厚的性格表现在作品中,便是一种强烈、雄健、流畅、苍厚的艺术风貌; 表现在生活中,是豁达、洒脱、乐于助人。有一件事至今令我难忘。有一天,一位来自安徽推销宣纸的姑娘,找到大羽老师家,让他买几刀宣纸,大羽老师试笔后便买下两刀。这位姑娘说,自己是个下岗工人,曾在一家工厂上班,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右手和左手的三个手指。大羽老师见她是个残疾人,顿起恻隐之心,付给姑娘宣纸钱后又让她稍等片刻。接着,大羽老师很认真地画了一幅兰花送给姑娘,并叮嘱道: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姑娘被大羽老师的善举所感动,深深鞠了一躬。站在一旁的我看到这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欣然受命,写下对大羽老师的点滴回忆,远远不足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收笔之处,蓦然回首,才发现那是对自己一段成长岁月的追忆,而在这样的回忆中,更深深感到大羽先生不仅仅是恩师,更是见证我成长的长辈和家人。

2023-05-1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5407.html 1 3 忆大羽老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