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台
民国初年,如皋沈卓吾(初名孔才,后改名荦,字卓吾)从上海回来,与姜渭璜(字佐周)等人合股开设“花边”线网公司(俗称“洋网厂”),起初设在如城洒扫局内,即现在闸桥东首不远处,工场在内城河河南当铺巷杨姓机房里。公司从上海浦东请来两位农村姑娘传授技艺。
“花边”线网公司主要是用梭子结网片,即用洋丝线(丝光线)绕在梭子上,通过梭子一上一下来回结网片,然后再在网片上按照图样挑花。网片用作窗帘、台布的装饰等,是代外国人来料加工的,也是百年前如皋对外贸易的加工出口产品。洋丝线有粗有细,网的规格按英寸计算。做法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结网片,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和渔网、发网不同,红正方形是一个头起,两边同时边结边放,结到一定规格,再边结边收,归到一个头,平放成正方形;长方形起头和正方形相同,结到一定尺寸,改为一边放,一边收,达到长度再改为两边同时收。第二步挑花,是按照图样,用大号缝衣针挑花,花式极多,有荷花、月季花、菊花、牡丹花等。郊区姑娘到城里学此技艺,初学时没有工资,学会后,可以在工场从事此项劳动,也可领取洋丝线回家加工。结网片的一般是农村妇女,挑花的多数是城里的年轻姑娘。当年,挑花挑得快的人每天可以挣得工资二角小洋。民国初年,不少城郊妇女还是“小脚”,从事重体力劳动不方便,故学习此项技艺的人数较多,有的男人在农闲时也学会了结网片的技术。随后不久,东北乡李堡、丁家所,北乡海安、富安和如皋东乡各集镇先后开办“洋网厂”,派人到如城聘请技师传授技术,除供给伙食外,每月工资银币八九元。约在民国4年(1915)如皋“花边”线网公司搬迁到东水关孙宅内。
我的老家住如皋东北乡丁家所东南首一个叫濮家湾的地方,我祖父、堂祖父,祖母、堂祖母,年轻的时候都会结网片,还会挑花,以此挣得一点小小的零花钱。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如皋东北乡从事此业者人数甚多。30年代末至40年代,此业渐衰。解放后,如皋县城广大商业职工,为贯彻党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扶助工商业发展”的方针,想方设法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疏通已经堵塞的商业流通渠道。如皋棉布业承担了同上海等地有关商号签订“发网”期货的成交合同,使这一手工产品迅速恢复和发展。实行公私合营后,李堡、丁家所、西场(解放后,李堡、丁家所、西场划归海安县管辖),如东的袁庄、沿南,如皋的新民、南凌、雪岸等地都建立了线网厂,发放丝光线给农村妇女结网片,以增加农户副业收入,即使在“文革”时期的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中期,农村经营此项副业的人仍为数众多。70年代中期后,此业渐衰。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中期,如皋、如东、海安3县交界地的农村妇女以结尼龙手套为主。尼龙手套亦为出口手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