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 评

把准法治思维运用的着力点

□王梓宁

近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南通。

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的能力,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重要要求。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些地区特别是基层,面临层级部门设置不完整、职能不强的问题,权力运行更多靠党员干部自身的权威性、协调性、配置性而不是法定性。党员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只有带头厉行法治,强化法治思维,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才能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措施制度化、法律化。

把法治思维运用到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的好坏体现在政府服务保障水平的高低上。部分党员干部对于企业要办的事,怕麻烦、怕担责、怕扯皮,有“躲进小楼成一统”“平生只做太平官”的躺平思想,不仅影响政府形象还贻误事业发展。需要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定期上门、定点服务、在线服务等,深入了解企业的政策与法律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纠纷解决等各方面的困难,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把法治思维运用到助推社会高效能治理上。党员干部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运用法治方式,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工作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个人行为、推动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切实增强法治理念,融合法治力量,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建立规范有序、权责明晰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规则和程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和理性沟通,实现多元共治、协商共建。

把法治思维运用到提升群众高品质生活上。以法治惠民、法治利民、法治便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大普法宣传、送法下乡、法律援助、司法调解等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让法律成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护航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全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基层群众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凡事多听听老百姓怎么说,多问问老百姓怎么看,多请教老百姓怎么干,勤思富民之策,笃行利民之举,真正把百姓需求感受作为决策依据和工作重点。

2023-06-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38379.html 1 3 把准法治思维运用的着力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