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勤 何台
海安老大街分为东市街、中市街、西市街,大街两侧有60多条巷道,多以姓氏命名。而东市街有条巷子则以个人的名字称呼,这就是“耿德和巷”,百姓习惯上称之为“耿善人巷”。解放后,此巷更名为“三元巷”。说起这条巷子,则有一段动人的慈善故事。
当年的“耿德和巷”,位于东市街中部,东边是“万民洞巷”(后称“如意巷”),西边是“增新池巷”和“陆家巷”。“耿德和巷”的旧名是什么,现在也无从考证了。这条巷子是条南北贯通的巷子,南巷比北巷宽,全长216米,当年,在海安县城的巷道中,称得上是条大巷口。一般巷子桌子大,此巷可开小汽车。
说到这条巷子,不得不说东市街周边地区的地理环境,海安中学地理老师储祥林对东市街的地理环境曾有一番研究。当年的东市街是条“马背梁”式的老大街,现在海安韩公馆地段还能看得出,大街的南端“上河边”与石板街落差1米多,发大水时,雨水都涌向石板街南端的“上河边”流入老通扬河。而巷子东边的“万民洞巷”,由于地势比“耿德和巷”还要低,洪水阻塞退不掉,即使在洪水稍退后的几天内,“万民洞巷”中段的洪水仍然排泄不畅,给这里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特别是上学的孩子都要由大人背着绕道从“耿德和巷”中段出行。
清代以来,“万民洞”因排水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还打过几场官司,调解过一次又一次,修复过好几次,但一直未能解决洪水阻塞的问题,直到解放后重建镇西的“三里闸”,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海安城区排水不畅的大问题。
听先辈人讲:民国二十年(1931)里下河大水,海安同样遭难,“耿德和巷”中段的小拐弯处,也就是当年海安名人朝良言先生老住宅的南边,情况与“万民洞巷”差不多。中段向北,地势开始抬高,发大水时,情况稍好一点。如果能顺势把地基加高一点铺一下,那可是一件为民解忧的大好事。
但在那个年代,地方官员不作为,谁来修好这段“出脚路”?当权者只想着每个月的薪水,哪里还想到百姓的行路之难。老百姓自己的事,自己很想办,但又有谁能出这个钱呢?
就在这时,东市街酱园店的老板耿德和站出来了,他公开宣布,他出钱来铺这条巷子。这个决定不容易啊!一个小小的酱园店老板,一年能赚多少钱,铺一条200多米长的巷子,从巷道的改造设计,到最后的巷道成型,勘察、施工、原材料的采购,施工人员的选择,缺一样都不行,还要协调巷道两边居民的矛盾。耿德和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既然答应了乡亲,就要负责到底,他顶住了诸多困难,克服了诸多难题,解决了诸多矛盾,最后终于把巷道铺竣完工,受到乡亲们的一致称赞。
乡亲们知道,铺就一条好的“出脚路”绝非易事,绝不是举手之劳,除了花钱之外,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是一般人不能胜任的。为了感谢这位“大善人”,乡亲们开始称呼这条巷子为“耿德和巷”,又称“耿善人巷”。这一叫就是几十年,以回报乡贤耿德和的善举。直到解放后1956年合作化,“耿家酱园”并入了“海安酱厂”,这条巷子才更名为“三元巷”。正是:
古镇海安一乡贤,独铺巷道得巷名。
海安慈善历史久,更看今朝善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