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通州区兴仁镇长林桥村23组村民王阿姨看着干干净净的中心路,称赞不已:“堆放的菌渣不见了,经过时也没有异味了,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问题。”
当天上午,有村民反映中心路边有菌渣堆放,影响周边农户的生活。村“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立即组织调解室成员、网格员前往核实,并督促种植户及时清理。过后,召集种植户开会,向他们普及有关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相关知识,做好普法及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在村居建立“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是通州环境信访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乡贤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的优势,把环境信访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试点区域连续3个月情况看,实现了信访压降任务。
放大示范效应,从试点到逐渐铺开
近日,十总镇柏树墩村多名群众反映,村内养虾场夜间噪声扰民,柏树墩村乡贤调解室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养虾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为虾塘内放置的大功率增氧泵,走访周边居民后了解到,近期增氧泵在夜间持续不断运作导致噪声扰民。为准确掌握噪声强度,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联系检测公司两次(昼夜)对养虾场界和噪声敏感点开展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噪声超过1类声环境功能区相应标准。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农业农村局、十总镇政府、乡贤调解室成员和养虾户在十总居乡贤调解室召开协商调解会。目前,养殖户已对原有增氧泵进行更换,周边群众纷纷表示,大家伙晚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去年,通州率先在兴仁镇丁涧店村、徐庄村两个村设立‘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30余人次,累计成功调处各类环境信访案件10余例。这两个村试点成功后,该镇即在19个村居一一推广。今年,通州区环保部门在兴仁镇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广,目前,已达到30个村居和社区。”
升级调解模式,从单一到整合力量
作为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示范镇,兴仁镇持续深入推进环境信访矛盾化解,打造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234”模式,即全面加强“两个网格融合”,实现同频共振;横向联动“三类专兼组织”,实现同轴运转;纵向深化“四步闭环机制”,实现同向发力。
兴仁镇以村居治理网格为基础,将环境纠纷隐患排查网格与治理网格相融合,形成以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为中心,以村居网格为延伸的环境信访调解格局。充分发挥网格机制优势,优化“接访+下访”的环境信访调解方式,通过村居环境“全域式”检查、环境质量满意度“覆盖式”调查、矛盾隐患“拉网式”排查等方式,前置环境信访矛盾化解关口,将环保信访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横向联动行政部门、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整合执法部门、驻村律师、环保机构、调解志愿者等各方资源,充实环保信访乡贤调解室,将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打造成专业突出、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环境信访纠纷化解平台。
调解室落实接访、调查、处理、反馈“四步闭环”,制作问题、整改、销号“三张清单”,把环境信访闭环销号作为调解目标,完善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环境信访的调解成功率。一些村还将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室与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相融合,并将通州生态环境局挂职人员纳入调解室,提供专业宣讲和调解,切实增强调解力量。
树立调解品牌,从接访到现场走访
陆瑞祥是土生土长的兴仁镇丁涧店村人,从南通市棉麻公司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村内的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获评“江苏好人”称号。听说村里要筹建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他欣然应邀加入其中。以耐心安抚信访群众,用韧心劝告涉事人整改,乡贤调解室内、信访举报点位上总有陆瑞祥忙碌的身影。他说,能参与环境信访调解工作是我的荣幸,我会利用自己的群众基础,为大家解决一些问题,力争环境信访问题不出村。”
自环境信访乡贤调解室成立以来,陆瑞祥成功推动环境信访举报案件有效化解,截至目前,调解室共接待来访群众40人次,走访企业10余家,已成功调处包括企业、河道、扬尘治理等6例环境信访案件。
除抓住调解员现场矛盾纠纷化解这个“中端”环节外,各村乡贤调解室还创新工作方式,抓牢矛盾纠纷的“前端”环节。在秸秆禁烧巡查期间,一些村主动溯源,牵头对附近村居产生的秸秆统一压缩、打包外运至如东火力发电站,从源头遏制焚烧秸秆的行为。徐庄村投入240万元,计划建设2公里污水管道,从源头解决群众反映的企业生活污水外溢问题,计划9月底完成施工。
本报记者 徐爱银 任溢斌
本报通讯员 崔祝进 张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