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
近日,幸福街道秦西社区居民小李在爸爸的陪同下,向社区“西柚情”志愿者张小燕等人道谢。原来,前几日小李父亲因特殊原因离家7天,小李无人照顾,张小燕、王玉红等人知道后,主动接送小李,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小李。这是幸福街道秦西社区“西柚情”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服务辖区居民的一个缩影。(6月26日《江海晚报》)
幸福街道秦西社区打造“幸福yi空间”书记项目,成立“西柚情”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义诊、理发、缝补等服务,帮助特殊儿童。包括“西柚情”志愿服务队在内,我市各地各部门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奉献、事事为他人的氛围。
志愿服务离不开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在“莫文隋”精神感召下,1998年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志愿者从最初的34人,增长到现在的200多万人,平均每3个南通人中就有1个江海志愿者。持续扩大南通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既需要注入新生力量,也需要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效。壮大服务者群体,需紧紧依托社会组织、公益机构,进一步吸引来自各年龄阶段、各专业背景的人员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服务质效的提升。要让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触角延伸至社区建设、扶贫助残、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发挥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黏合剂。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需要不断深化平台建设,拓展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立纵横联动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进志愿服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优化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渠道,以适应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持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架构,让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成为一个权威、翔实的信息资源库,帮助志愿者精准找到合适的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参与社会服务。此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助推志愿服务提档升级,推动志愿服务的磁场效应不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