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民生

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

你被手机“偷”走了多少时间

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过量浏览娱乐信息……这是不少“手机控”的使用状态。昨日,我市心理专家在记者采访中透露,我市青少年手机成瘾者已占10%。那么,市民使用手机的状况如何?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又有哪些?专家对此给出建议。

年轻人机不离手成标配

“被手机占据生活后,我发现自己变得大脑空空。意识到这一点时,感到后怕的我开始有意识戒除手机,将手机智能化作用发挥到对自己有实质性的帮助上来。”谈起“手机成瘾记”,小吴感慨很多,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殊为不易。

小吴表示,通过改变手机使用习惯,从起床第一时间刷手机、睡觉前刷手机以至于熬夜玩手机,被手机碎片化信息消耗,到下定决心早起不打开手机、关闭娱乐相关通知甚至卸载一些没用的App,晚上睡前看有优质内容纸质书不再被手机绑架,她最终不仅成功摆脱手机控,也不再熬夜和失眠。

现如今,小吴通过读书、健身、收纳等等,让身心变得更充实生活也有滋有味,最关键的是,她和手机成瘾彻底说拜拜。

“我还走在摆脱‘手机控’的路上。”在市区一家公司工作的小洪说,“两年前的失恋和求职的不顺,让我有些自暴自弃,每天就是用手机刷抖音、玩手游打发时间。但前不久我开始想戒断手机瘾,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消磨人生。”

银发一族也有手机情结

社交软件、学习软件、支付软件……这些常见的手机应用软件,在65岁的林晓梅手机里一应俱全。

林晓梅是南通市老年大学党委副书记,昨日,她在记者采访时主动介绍:“我大致计算了一下,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至少有5到6个小时,特别是工作中根本离不开手机,各类文件传输、上报统计报表、开设网课、发布通知等等,都需要通过微信平台完成。”

手机成为当代打工人的办公工具,也为银发一族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便捷平台。“其实不仅是学校教职工,每位学员报名成功后,都必须通过手机加入所属班级群,班级事务、课务、讨论交流以及作业布置等都在线上群聊进行。”林晓梅说。

中老年人同样必须培养一个有趣的灵魂。钢琴、素描等兴趣爱好的培养,也为林晓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手机浏览器能搜索到很多音乐教学视频,小红书也有不少博主分享经验,手机让我的兴趣爱好逐渐得到升华。”林晓梅坦言。

和林晓梅一样,当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技巧,努力填平年龄带来的“数字鸿沟”。

专家称戒瘾已是必修课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前不久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1%的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地刷手机,37.3%的受访者经常会这样。其中,短视频分享平台(73.6%)、即时通信应用(55.6%)、社交媒体(46.8%)占用受访者的时间最多。主要表现为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过量浏览娱乐信息等等。

那么,我市又是怎样的状况呢?心理学专家、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技术顾问戴伟华报出了一个数据:经调查,在我市,参与网络游戏和手机不同程度成瘾的青少年在10%左右;也就是说,十个青少年中间,就有一个无节制地玩手机上瘾。

几乎每天门诊都能接触到多个玩手机上瘾的青少年,在戴伟华看来,手机控和手机成瘾,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戒瘾是一门必修课。“沉迷手机不能自拔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离开手机会变得烦躁不安、情绪异常,而且个性封闭,对父母家人的教育持抵触态度,一旦手机被没收就会出现暴躁暴怒等难以控制的激动状态,有的甚至以轻生自尽等极端行为威胁或要挟家人,并且,学业荒疏、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等等,总之对本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应该如何戒除手机瘾呢?戴伟华认为,这是一个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力量、学校老师、父母家庭、青少年自身等等多种因素。其中,父母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要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成瘾的危害性,要转移注意力培养他们更为宽泛的良好兴趣,让成瘾者在其他事物中寻找到成就感等等,从而摆脱对手机的惯性依赖。

本报记者 周朝晖 张园

2023-07-26 无节制刷短视频、过度关注热搜——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3722.html 1 3 你被手机“偷”走了多少时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