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又见那棵酸枣树(外一篇)

□陈汉忠

又到盛夏时节,我约几位战友回到江西九江永北大堤下的一个小村庄。修水河涛声依旧,可小村却已旧貌换新颜了。乡亲们得知我们是25年前在这里抗洪抢险的子弟兵时,顿时热络起来,一位乡亲捧出香甜的脆枣往我们怀里塞,一股清新熟悉的味道沁入肺腑。

小学门口的那棵枣树还在吗?我情不自禁地询问。还在!还在!知情的乡亲领着我们寻路过去。

老远,我就看到了那棵熟悉的酸枣树。25年的风风雨雨,枣树长得更加高大挺拔,树上挂满了枣子。我们奔过去,紧紧抱住了枣树,一段久远的往事涌上心头。

那是1998年夏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最紧张的时刻。南空某团的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开进了仙洲村,官兵们宿营在离枣树不远处的一所小学内,伙房就设在主人熊佑武家。战士们一天三顿,进进出出都从枣树旁边过,枣子熟了,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枣香,引得战士们直流口水。

最先与枣树打交道的是炊事班的几个战士,他们淘米洗菜,在树边走来走去,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一个枝杈垂得太低,他们忙乎活计不太方便。那天,战士李希霖拿着一根木棍过来,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他要打枣吃,其实,他们几个战士没摘一个枣子,而是用木棍把垂下的枝杈撑了起来。

一天下午4点多,在大堤上扛沙包、堵泡泉忙乎了七八个小时的第一梯队战士在政治处主任陈波澜的带领下,从堤上撤下休整。当时伙房里饮用水消毒时间未到,又饿又渴的战士们就在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歇息。他们有的在抽烟,有的在闭目养神。这时,有几个河南籍战士侃了起来。一个说这枣子个头大,一枝怕有好几斤重。另一个说,你瞧,都红了,该可以尝鲜了。这时一个叫田闻的志愿兵从地上坐了起来,他对同乡张成斌说:“挺香的,这叫铜铃子枣,是枣子中最甜的品种。我家后院就长着一棵,小时候,我常常摘枣吃,被我妈打了屁股。”他嘴里说着身子却没有动。这时,班长小周推了推他身边的战士小冯,笑笑说,三国时,曹操指挥部队望梅止渴,眼下大家口渴,不如我把枣子的滋味跟大家说一说,管保大家生津止渴。“好!”大伙鼓起掌来,小周伸手摸了摸白里透红的枣子,还用鼻子嗅了一下,他咽下一口口水,连声说:“闻闻就知道酸甜酸甜的,味道好极了。”这时,不少闭目养神的战士也睁开了眼睛。大家把目光投向陈主任。陈主任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我给大家讲个毛主席讲过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攻打锦州时,宿营在一片苹果林中,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果树下的香味馋得大家直流口水,可就是没有一个人摘苹果吃。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从苹果树下冲了上去……”

陈主任的故事讲完了,枣树下恢复了平静,战士们重新静静地躺在院子里。过了一会儿,大堤上响起了紧急集合的哨子,战士们一骨碌爬起来,小老虎般地冲上了抗洪大堤。

或许,有人会说,都什么年代了,还那么墨守成规。其实,他们误会了,我们的官兵并不死板,他们信奉的是这支军队的宗旨,而这正是他们不可战胜的秘而不宣的锐利武器。

绿豆粥

你知道绿豆粥的味道吗?提这个问题,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似乎有点可笑,难道谁还没喝过绿豆粥。是啊,绿豆是消暑清火的保健食品,每逢夏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熬点绿豆汤放在冰箱凉着,下班回来,美美地喝上一碗,那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

可留在我记忆中的那碗绿豆粥却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礼物。

那天夜里,长江大堤九江段再度告急,南空某场站数百名官兵奉命死守14号闸门地段江堤。连续20多小时的激战,官兵们先后制服了十几个暗流喷涌的泡泉。子夜时分,大堤暂时平静了,又饿又渴的官兵横七竖八地躺在大堤上,由于洪水阻隔,送饭供水的车队受阻,大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要是有碗稀饭喝该多好!”大堤上,一位战士冲着躺在旁边的场站政委杜志刚说。“面包会有的,面包会有的!”杜政委舔舔干裂的嘴唇,学着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中的瓦西里的口气打趣。“哈哈,我看稀饭太单调,加点绿豆煮煮烂那才消暑呢。”政委身后一位长得白白净净的战士接过话头笑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玩起了画饼充饥的把戏,大堤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叔叔,喝点绿豆粥吧!”一个稚嫩的女童声在班长丁勇的耳边响起。正眯着眼睛养神的他抬头一看,好家伙,橘黄色的灯光下,一位大约四五岁的小姑娘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绿豆稀饭往他手里送。小姑娘的身后跟着一位端着一盆炒菜的妇女和拎着一锅稀饭的男人,看得出这是一家子。见解放军叔叔不肯喝稀饭,小姑娘又开腔了。“这是我妈妈煮的,可香呢!”说着她朝身后的妈妈望了一眼,见妈妈微笑着,小姑娘更得意了。丁勇使劲嗅了嗅鼻子,一股绿豆的清香,沁人肺腑!也许是食物的引诱,他的肚子咕噜咕噜叫得更响了。

“吃吧,吃吧。”小姑娘的爸爸妈妈一边舀稀饭,一边夹菜,使劲把一碗碗香喷喷的绿豆稀饭往战士们手中推。

绿豆稀饭的香味诱得躺着的战士都坐了起来。“小姑娘,你家住在什么地方?”一位战士问小姑娘。“就在前面不远,家里被水淹了,晚上我们就睡在堤坝上。”小姑娘指指不远处的一个用塑料布架起的窝棚。“你姓什么,你叫什么名字?”转过身的杜政委问。“妈妈不让说。妈妈说,解放军叔叔保卫大堤吃不上饭,为的是让我们早点搬回家住,睡在大坝上,蚊虫可多呢!”说着,小姑娘把手中的稀饭碗使劲塞到了小丁的手中。

“叔叔不饿,给那边的叔叔吧。”小丁把碗递给另一位战士。“不要,不要,我刚吃过!”那位战士又把碗推给了旁边的战友。一碗碗香喷喷的绿豆稀饭,在战士们一双双沾着泥巴,带着伤痕,留着汗渍的手中传递着,谁也没有喝一口。

“嘟嘟嘟”急促的哨声响起。“有情况!”杜政委一声大喊,战士们一骨碌从大堤上跃起,箭一般扑向事故地段,浊浪中迅速垒起一道绿色的人墙。

捧着那碗绿豆稀饭,小姑娘和她的爸爸妈妈,望着激流中舍生忘死的解放军官兵,眼眶里盈动着晶莹的泪花。

2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当年往战士手中送绿豆粥的小姑娘想必也长成了大姑娘,她还记得那个夜晚吗?还记得那碗冒着热气的绿豆粥吗?反正,我不会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2023-08-2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6656.html 1 3 又见那棵酸枣树(外一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