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守护农村宴席“舌尖上的安全”

□孙维国

高温天气群众操办“红白活动”,食品安全尤为重要。据《南通日报》报道,近日,在前期充分调研了解农家宴食品安全的情况下,通州区兴东街道政协工委以“应对夏季高温,狠抓农家宴食品安全”为议题,召集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机关部门代表等共15人开展协商议事活动。

保障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发力。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确保每一道菜肴的安全。展开而言,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加强从源头把控,培训食品安全信息员,引导其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生产加工流程、原材料采购和贮存等关键环节的检查。这有助于在食品生产初期就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结合实际建立分类指导制度,针对不同规模的农村宴席,制定差异化的食品安全指南,为从业者提供更具体的操作指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监管和指导,提高监管效率。

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方法,推动食安联创区建设。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形成联创联管、共建共享的社会共治格局。联合公安、村委、网格等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的联合监管。还可探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食品流通环节,及早预警风险,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做好日常工作,增加抽检频率与透明度,在农村宴席现场增加抽检频率,对食材进行抽样检测,实行随机抽查制度。同时,定期公布农村宴席红黑榜,鼓励食品生产者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质量水平。推动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让每一个环节都可追溯,确保问题出现时能够快速追查源头,减少安全隐患。还要加强农村宴席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包括食品安全知识,还要注重卫生和健康意识的普及,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责任感。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形成全社会协同作战的局面。通州区兴东街道政协工委的这次协商议事活动,在保障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加强源头把控、分类指导、食安联创区建设以及增加抽检频率与透明度等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宴席食品安全水平。在实际推行中,注重将各项措施贯通、落地,才能为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筑起防线。

2023-08-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6791.html 1 3 守护农村宴席“舌尖上的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