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宁
近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500余位上市公司高管,部分院士和专家学者,围绕“先进制造与新质生产力”主题,共话新时代、新征程、新格局背景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路径。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产业创新、产业布局、产业保障三方面入手。
加强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附加值的关键因素。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制造业把创新作为核心要义,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以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智慧海洋观测系统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加快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强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的制造业增长点。
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高标准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以创新为引领,以协同为目标,以质量为核心,以绿色为底色,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由量变质,由低端向高端迈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制造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领域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清洁高效的方向转型,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速优化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制造业发展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
强化制造业的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人才支撑和制度保障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支撑。需规划制造业人才集聚行动,培养造就一批制造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着力破除制约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制造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发挥好金融杠杆作用,完善制造业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质量高、成本低、服务优的融资渠道和金融平台,增强制造业的融资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推行“放管服”改革,做好项目服务,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减轻制造业成本负担,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路、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