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时评

让反家暴宣传来得更持久更入心

□唐彦云

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连日来,各相关领域、媒体平台都掀起反家暴宣传的热潮。我们要认识到,“家暴”是一个全球性、普遍性、突出性的社会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区、任何家庭、任何家庭成员身上。因此,反家暴宣传不能止于这几天、一个短时期,不能止于简单的书面教条和标语口号。

家暴的形成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反对家庭暴力是一项艰巨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集预防、处置、救助于一体的反家庭暴力制度体系,需要宣传教育、司法救济、社会援助、道德教化等协同发力。其中,反家暴宣传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受害人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不法侵犯、迈出求助的第一步,后续的司法救济等手段才能有效展开。所以说,反家暴宣传必须不断提高传播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持之以恒、“扎”入人心。

引导公众走出对“家暴”的认识误区。比如家暴不是简单的“家务事”,“夫妻吵架”“教育孩子”等等任何理由都不是家暴的借口,家暴没有所谓的“情有可原”;再如谩骂、恐吓等精神暴力、冷暴力也属于家暴;施暴者和受害者没有性别之分,男性也可能会被家暴等等。这就要求反家暴宣传要做到准确、全面、精细化。

加大以案说法的教育和震慑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发布了一批反家庭暴力的典型案例,有着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对制止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行为,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同居结束后,受暴妇女仍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对于家暴事实的认定应当适用特殊证据规则,等等。活生生的案例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题材,既可以给司法机关作参考,也可以让公众尤其是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认识到自身的权益,还可以对施暴者和潜在施暴者起到一定的震慑力。

凝聚全社会对家暴“零容忍”的共识。这种共识来自一种深刻的共情和同理心:我们要听见身边的“哭声”。因为这些“哭声”,未必是简单的家庭纠纷,更不是影响自己休息的噪声,而很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暴力伤害,是正在真实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面对这些身边的“哭声”,需要我们给予更多警惕的回应,伸出关爱的援手。

让我们呼唤反家暴宣传来得更持久、更扎心,密织一张铺天盖地又细密牢固的宣传网络,不断压缩家庭暴力的空间。让每个人都有勇气和力量,对一切家庭暴力坚决说“不”!

2023-11-3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6484.html 1 3 让反家暴宣传来得更持久更入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