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祥
如果提及以往农村常见的娱乐场所,人们一定会想到那些土戏台、露天电影场、棋摊、牌室之类,其实除了这些,“书场”也是当时重要的娱乐场所。尤其如今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提起过去的“书场”,对当时热闹欢乐的氛围,听众们如痴如醉的情景记忆犹新。他们经常感叹:如今在乡间,不但“书场”没有了,连说书人也不见了,要想“听书”,只能从收音机里过过瘾。
因为当年“听书”人多,以至在一些集镇以及大一些的村庄上都设有“书场”。记得我老家所在的通东小镇上,正式挂牌的“书场”就有三四家,只是条件与设施很简陋,一般在大堂一角摆上一张小桌当“书台”,下边再摆一些桌椅板凳就行。至于一些非正规的“书场”也不少,有的附设在茶馆里,人们进去既喝茶又兼带听书,门票费就打在茶钱里;有的“书场”则借用一些乡村小学的教室,仅限于星期天或晚间开场。
由于那时候“说书”有市场,所以说书人也多,他们大都自学成才。只要有点文化、记性好、能说会道、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加上会一些小口技、小演技,就能从事这项技艺了。他们平时把从书本上看到或从别处听到的经典或传奇故事熟记于心,开说时只要在情节上“添油加醋”,表述时加一些特殊语气、表情、动作与声响,这样“书”自然说得有声有色。“说书”虽靠的是嘴上功夫,其实也是一个清苦行当。说书人首先要备一身像样的行头,还要梳上大包头,戴上平光眼镜,这样才显得与众不同而且有艺术气质。平时四处为家,加上还要经常赶场子,有时一天要说好几场,而由于门票价格很低,所以他们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
我接触“书场”是在孩提时代,是爷爷带我去的,至于台上说什么我听不懂,只知道“书场”里人多热闹,大人们在里边听,我就和其他小孩在场外疯玩。那时“书场”外有不少卖小吃的摊贩,爷爷常给我买些糖果、瓜子之类,所以我也乐意跟着去。当我在场外玩够了,偶尔也会坐在爷爷身旁听一阵,只记得正前方有一张围着布帏的小桌,说书人端坐在桌前,手持一把纸扇,桌上摆一块惊堂木,时不时拍一下。在说的过程中,还经常配上一些口技,发出的风声、雨声、雷声、枪炮声等,十分逼真。比如说书人拍惊堂木时发出的脆响,往往把一些抱在大人怀里的小孩吓哭;说书人发出凶兽的嚎叫声,也会把场上的小孩吓得直往大人怀里钻。
到我上学后会欣赏一些说书艺术,并能听懂一些内容时,也会抽空与同伴们去“听书”,记得那时的内容很杂,但都是健康向上的。无非是《杨家将》《武松》《三打白骨精》之类;另外是一些革命战争年代里的战斗故事;也有一些地方上的奇闻趣事、名人轶事。在场次上分为单场与连场两种:单场就是一个故事当场就讲完;连场就是把一个长篇故事分成若干场,一场“书”大约两小时,每场都有一个题目,讲到最精彩之处,说书人像卖关子似的突然停说,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弄得听众心里痒痒的,等不及想听下一场。
过去“书场”生意兴隆,原因在于文化娱乐活动少,而“说书” 又无需多少人手、设备,加上门票便宜、内容耐听;再说过去群众文化普遍低、看书读报机会少,“听书”自然成了人们获取知识、享受娱乐的最佳选择。而现在娱乐活动多,人们普遍有文化,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多,根本用不着听说书人慢慢讲,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如今乡间“书场”消失、大多说书人转行的原因。